沐鸣娱乐


        “一约四会”解民忧 村里小事也有“大治理”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不讲社会公德谁来管?村民有了纠纷怎么解决?白天要忙农活 ,怎样做到村里大事一起商量 ?在长征路上“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记者了解到了“一约四会”的创新治理形式。

        “一约四会”是指村规民约、屋场会、互助会、理事会、履约评议会 ,通过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形成有事大家商、困难大家帮 、村庄大家管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1年10月,中央依法治国办部署开展了法治政府建设督察 ,对北京、天津、吉林、安徽、湖南、广东、重庆、宁夏8省(区、市)进行了实地督察。在中央依法治国办第五督察组赴湖南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的过程中,湖南汝城 “一约四会”令人眼前一亮,相关经验也在近日被中央依法治国办作为全国的8个典型案例之一予以通报肯定 。

        1934年11月,在长征途中,红军经过汝城县沙洲村 ,三位红军女战士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半条给乡亲们,留下了“半条被子”的故事。这个动人故事代表了我们党的初心,体现了党的为民本色。而在这里萌生的“一约四会”治理经验,结出了密切党群关系、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新丰硕成果。

        “村规民约”规范言行

        村规民约,源自群众 ,植根生活,看得见、容易懂 、行得通。在汝城县土桥镇黄家村中心广场 ,红花绿树旁的宣传栏上的村规民约引人注目,规范建房、畜禽圈养、卫生评比、文明创建  、平安建设等十条规定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据介绍,该村通过入户走访、收集民意、反复修正,形成的村规民约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全票通过。

        记者了解到,汝城县充分挖掘“古祠堂之乡”文化底蕴 ,全县226个村(社区)依托祖训族规、家教家风,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征求意见,并由法律专业人员进行合法性审核,依法制定了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用以规范、约束村(居)民言行 ,用“小村规”实现“大治理”。

        “屋场会”议大事

        村里有了矛盾怎么办 ?大事小情怎么决定?汝城县坚持有事大家商量着办,采用“屋场会”的形式 ,问计策、话变化、访民情、化纷争、解民忧。村民们汇聚祠堂 、屋场,乡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与群众一道共商大事 ,化解纷争。大家“当面锣、对面鼓”谈体会 ,梳理群众的操心事 、烦心事,商议解决问题的金点子,共同推动问题化解 ,促进乡村振兴。

        “屋场会”接地气、重程序、讲实效  ,让群众真正敞开心扉 ,会议搬出会议室,在村民小组、大屋场、空坪地开,形式不拘一格 。村民白天要忙农活,会议就安排在晚上开,群众可以随时参会、离会,发言不限时长。组织者把“屋场会”主题、内容 、摸排及收集困难问题数、解决困难问题数记录在内,便于梳理 、督办,确保社情民情有深入了解、收集问题有解答回应 。

        “互助会”议好事

        各行政村组建成立“互助会” ,会长一般由村里有威信、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党员担任,积极吸纳本村知名人士、经济能人、致富带头人 、党员组长等爱心人士自愿加入 。

        “遇到了难事儿不用愁,互助会发动会员进行精准帮扶 ,包括捐款、捐物、捐工等。”郴州市司法局副局长刘小兵介绍,“每次捐款不留节余 ,全部交给困难群众,并及时公开活动台账,做到阳光透明。”刘小兵说。除了坚持“户帮户 亲帮亲”互助理念外,互助会还建立了“志愿者 辅警 N”服务组织、健全了“网格化 居民联防邻里守望”机制。

        “理事会”议难事

        推举德高望重的村民 、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群众组成理事会 ,瞄准村庄建设、产业发展、便民服务等领域 ,集思广益 ,共商共计 ,在管理村务大事难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其中,红白理事会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红白事大操大办 、相互攀比的问题有效地进行了约束,有力提升了群众自治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教育引导全体村民形成了移风易俗 、文明理事的新风尚。村里出现了“三多三少” ,即村民知法守法、依法反映诉求的多了,寻衅滋事 、无理上访的少了;参加文体活动 、邻里团结和睦、家庭和谐稳定的多了 ,赌钱、酗酒滋事、打架斗殴闹矛盾纠纷的少了 ;勤俭节约 、识大体、顾大局 、维护集体利益的多了 ,铺张浪费 、摆谱显阔、斤斤计较 、只顾个人私利的少了 。

        “履约评议会”建立“红黑榜”

        记者了解到,各村成立履约评议会,对村民履行村规民约情况进行评定,一张“红黑榜”带动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性,小小的积分激起了大大的能量。

        土桥镇龙潭桥村务公开栏上 ,一张“红黑榜”引人注目。红榜对村民规范建房、讲究卫生、尊老爱幼等文明行为进行表彰,黑榜对乱搭滥建 、不讲卫生 、不务正业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批评,形成了做好人、讲文明、树新风的浓厚氛围。

        党员带头,人人参与,抓好基层治理“KPI” 。记者发现,汝城县实行“党建 积分制”管理,采取“每人每年60分基础分 正能量分”的方式 ,根据不同群体的要求和任务,针对性确定量化指标 ,对各类积极向上的行为和表现进行量化积分。健全完善乡镇党委、村(社区)党支部、党员三级责任体系 ,坚持党的领导贯穿积分制管理始终 ,充分发挥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 ,实现乡村治理人人尽力 、人人共享。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朱向群说:“‘半条被子’让沙洲村红遍全国 ,景区建设管理要求越来越高 。通过‘一约四会’,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 ,大家把村里事当成自己的事 ,乡村振兴各项事业顺利推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幸福感不断提高 。”

        “我县坚持强党建抓引领,弘扬‘半条被子’精神 ,与群众心连心 ,将有效落实‘一约四会’作为乡村善治重要突破口,全面探索出了法治、自治、德治相互融合的创新治理模式 ,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汝城县委政法委书记李雄告诉记者 。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