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全面加强高校院系党组织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一流院系建设(加强高校党建工作)

        作者:廖勇(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和阵地,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障 。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贴近师生 、联系师生的“最后一公里”,高校院系党组织要有畅通“最后一公里”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积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把握工作重心重点,结合院系实际在全面学习把握落实上下功夫,把院系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汇聚起强大力量,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一流院系建设 。

        第一,着眼于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要求融入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方位中。

        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功能 ,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坚决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域主导权,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融入到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确保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始终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履行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使命 。要强化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 ,持续完善院系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系会议议事规则,坚定落实院系干部选拔任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等有关党的建设由院系党组织会议讨论决定,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由院系党组织会议先行把关,确保党的领导务实不务虚 ,使把方向 、管大局、促落实不流于形式。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态度和行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常学常新”,坚定坚持院系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和院系各级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制度,扎实开展“三会一课” 、组织生活会 、主题党日等活动 ,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不断坚定院系师生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自觉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第二 ,着眼于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贯穿指导院系党的建设和办学治院全过程,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院系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力量 。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高校院系的改革、发展和建设要围绕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自觉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照找方向、找差距 、找路径,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围绕人才培养,突出“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的价值引领,高校院系党组织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轮驱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要的思政课程进教材 、进课堂 、进头脑,同时充分发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探索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相通 ,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精髓 ,学以致用,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 、忠实实践者。围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高校院系党组织要避免两张皮,将党建思政与业务中心工作相融合,集聚党组织优势 ,依托院系结合学科和专业特色,主动聚焦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大学 ,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生动实践中展现创新理论的强大力量 。

        第三,着眼于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功能 ,牢牢抓住组织体系建设这个重点,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夯实坚强战斗堡垒。

        严密健全的组织体系是发挥组织优势的基础 。党的各级组织都坚强有力、充分发挥作用 ,党的组织体系的优势和威力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高校院系党组织要把党支部这个组织体系“神经末梢”作为重点 ,优化教师党支部、科研团队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设置 ,尤其要着力推动党组织设置和活动向重大科研项目团队、交叉学科团队、虚拟教研室团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等新领域延伸,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党的工作的最坚实的力量深深扎根在基层 ,着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成为院系改革发展的“主心骨”和“先锋队”。要重视抓实抓细支部基础性工作 ,把标准化、规范化、具体化贯穿支部建设始终。对标《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结合高校的实际 ,完善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建设标准和规范 ,明晰党支部的责权利 ,建立和完善党支部述职考核评价奖惩制度,压实责任 ,激活和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要着重抓实抓好教师党支部建设,提升教师党支部组织力,从选拔、培训、使用 、考核、进退五个环节完整的链条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坚持师德师风与业务能力两手抓 ,强化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使广大教师党员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坚持党建与思政双轮驱动,积极探索和完善党建带团建 、带社团组织的机制,不断提升组织育人成效。

        第四 ,着眼于培养时代新人,抓实青年工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为谁培养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肩负着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的特殊使命。作为党全面领导下的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首先要把培养人才的人才——教师这支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好 。院系党组织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按照教学科研不同特点结合教师发展需求 ,优化考核和评价标准,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成长发展环境 ,使广大教师热心教书育人,潜心教学科研,成为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高校院系党组织要提高站位,主动肩负使命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 ,面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以人才培养为立足点,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以党建为引领 ,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集体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新时代人才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