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信息化为高校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学校党建信息化建设研究思路)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助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生产、社会管理中皆需要应用信息化思维和技术以提升经济效益及管理成效。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深刻认识信息化对党的建设产生的影响 ,借助信息技术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依托信息技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成为新时代赋予我们党建工作者的新要求。

        信息化为党建工作创新开辟了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和新的平台,信息化建设更是新时代推进党建工作创新的“加速器”,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 ,积极推动基层党建与信息技术的充分结合 ,助推基层党建提升效益、激发活力、精准管理 ,促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顺应信息化新常态,提高党建服务水平

        信息化赋予了新常态下党建工作的新特点 、新趋势 。南京工业大学在主动调研和反复实践的基础之上 ,将信息化思维以及信息化工具充分运用到党建工作中去 。结合工作定位和实际需求 ,设计具有本校党建工作特色的信息化管理流程和管理机制,开发了南工智慧党建网格化管理系统 。其中包含“校级党委”“院系党委”“党支部”“党员社区”“党员中心”等多个板块,该系统能有效记录监督各单位组织生活的开展情况 ,供给海量权威党员教育及学习资料,系统传达各项党内精神。同时,以校级网络思政工作室的创建为契机,积极打造校院两级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南京工业大学先锋在线”“南工海院先锋”等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党建工作信息动态,及时传递党的声音,营造高校党建文化氛围。“南京工业大学”学习强国号、微信公众号等系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有效提升了党建管理和服务能力,确保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全覆盖,提高了党员学习效率。

        掌握信息化新形势,突出党建现实需求

        在信息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时代 ,党建工作更应坚持“问题意识”及“问题导向”,突出党建工作针对性 。近几年,南京工业大学学生出国交流的人数和比例逐年攀升。面对面的线下党员教育 、交流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跨时空、跨地域的现实需求,不受时空限制的党建工作手段需求愈加明显。所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启线上教育模式就成为线下教育的有益补充。学校重视党员教育理念,完善党建工作信息化网络,创建党员教育管理新平台。通过成立院校两级党组织党员工作QQ群和微信交流群,统一管理和服务 ,同时通过微信群、腾讯视频会议、实时通信等形式,加强国内外党员的互动教育,进一步强化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继续深度融合“主题党日 ”和“三会一课”,努力探索和运用新的党建载体与方法,突破线下、线上的界限,在坚持“面对面”的同时又发展“键对键” ,建构与南工智慧党建平台的联动机制。同时,及时导出各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的动态数据,为各项党建工作的绩效评估提供依据。

        明确信息化新要求 ,优化党建工作平台

        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应以党员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 ,建构简洁、实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彰显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进而提升党建工作的亲和力与权威性 。一是提高用户体验度 ,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和南工智慧党建平台的应用,使得对党组织和党员基本信息的对比采集 、审核维护 、动态更新更加快捷高效,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精准度 。让每个党支部和每位党员都能在网上“安家”,都能通过网上支部随时“回家”,及时“补课” 。二是提高办事效率,智慧党建平台设置了“会议功能”“党费缴纳”“党日活动”“获奖情况”等多个板块 ,线上板块的设置使组织生活开展 、困难党员帮扶申请 、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等常规业务,均可做到网上办理,实现“电子留痕” 。“党支部管理”专项功能的设置,能对“三会一课”进行实时查看及精准调度,有效鞭策基层组织生活的规范开展。三是提高工作精准度 ,智慧党建平台设置定时提醒功能,及时提醒各个基层党组织按要求填报 ,提高工作的精准度 。

        开拓信息化新局面,提升党建能动性

        信息化管理要求党建工作要做到现实性和前瞻性的有机统一,强调党建工作要具有创新性 ,着力形成党建工作的新格局 。党建信息化管理本身即是党建工作的一项创新之举,南京工业大学围绕工作重点,大力推进“党建信息化提升工程” ,以提升党建能动性 。一是不断加大党建资金投入力度 。利用学习公社等多种网上平台 ,加大党务干部网上培训力度 ,推动基层党建信息化得到提升;二是聚焦“书记项目”和“党建创新项目计划”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创新开展各类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活力明显增强。其中 ,海外教育学院党委积极采用“互联网 ”党建的形式创新海外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拓展了各级党组织和师生党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展示空间;三是借力数字党建优化干部评价机制。大数据能为党建工作提供可量化的预测,切实做到“知事识人”和“因事择人” ,在现有数据及决策研判等基础之上,实现共建共享 、互联互通,为培养选拔任用干部提供最精准的数据支持。

        实践做桨,创新为帆 。推动信息技术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体现的是全面从严治党在具体实践方法与工作思路上的创新发展,通过不断提高党建工作信息化 、科学化水平,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书写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篇章 。

        (作者伏永祥系南京工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 ,朱永华系海外教育学院党委组织员)

        《中国教育报》2021年01月30日第3版

        作者:伏永祥 朱永华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