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控」九:几种常用的安全风险控制方法与原则(安全风险控制的四种基本方法)
几种常用的安全风险控制方法与原则
方法摘录
本公众号对“双体系”建设做系统的讲述,本章是安全风险管控篇的第九节,按照风险管控流程,风险分析之后为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2017年3月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协调小组拟定了《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征求意见稿)中附件1给出了几种常用的风险控制方法与控制原则,现原文摘录如下:
一、4T风险控制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从技术手段来考虑,针对不同的风险状况,企业可以选择:
Terminate:消除,停止
这种手段主要针对可能性很高,而且一旦发生其后果非常严重的风险。这是一个不能容忍的风险,必须消除它。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可以通过停止活动或流程来消除,第二可以通过工程改造等手段,彻底根除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风险。
Transfer:转移
这种手段主要针对发生的可能性很低,但一旦发生其后果非常严重的风险。针对这种风险,企业可以选择转移的方法。最常见的转移就是保险,比如,针对火灾、偷窃、爆炸等风险,其发生的可能性比较低,但一旦发生,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为减少或降低风险,可以就财产进行保险,一旦事故发生,风险将一定限度地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
Treat:处理
这种手段主要针对发生的可能性一般,发生后其后果也一般的风险。这是人们最容易忽视的风险。调查显示,80%的事故都因此类风险而至,因此,必须认真处理这类风险,这种处理应是一种系统的方法。
Tolerate:容忍
这种手段主要针对发生的可能性很低,而且一旦发生,其后果也是十分轻微的风险,因此,将其定义为可容忍的风险,但这并不表明企业就可以忽视它的存在,它也需要管理,只是它不是企业需要优先处理的风险,它需要企业足够的关注。
二、4L风险控制方法 。
这种方法主要是从企业组织管理的层级来考虑,针对不同的风险状况,企业应该分类别、分级、分层、分专业从 4 个层面(level)进行风险控制,也叫“4 分管控”原则。
分类是对可能涉及的风险进行归纳分类,明确管控对象,解决有哪些风险的问题。分级是对风险按其严重度进行排列,为风险管控提供焦点,解决重点关注哪些风险的问题。分层是依据风险程度,落实风险管控的管理责任,解决谁来管的问题。分专业是依据风险对象,落实风险管控的执行主体,解决谁去控制风险的问题。
三、IRCC 风险控制层次理论
IRCC 在 4T 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应用与实践,逐步形成一套风险控制层次理论。
第一,不论高风险还是中低风险,管理风险最好的方法就是消除它。第二,如果风险不能消除,选择通过工作环境的设计来降低风险。第三,如果风险不能通过设计的方法来降低,那就选择工程或隔离的措施来处理。当上述所有手段都考虑后,如果还存在风险,那只有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来控制,比如制定标准,强化审批程序与流程,对人员进行培训等。行政手段不能直接产生效力,它需要通过人员的执行来达到控制的目的,而人员的控制是最不可靠的控制,因此,在层次选择中,它置于最后。个人防护用品是控制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
在风险管理实践中,很多企业在风险评估后进行风险管控措施选择时,习惯性优先考虑行政措施,比如加强管理、加强检查、加强培训等,而不是先考虑源头的控制,所以风险控制的效果就打了折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风险评估做了,但事故得到不到有效控制的原因。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笔者查看各省市双体系建设指导文件(主要包括宁夏的《自治区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行)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工贸行业企业双体系建设参考手册》(宁应急【2020】93号)、《河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试行)2019年9月版》、《山东省建筑施工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简明实施手册》等相关资料),一般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根据风险等级,结合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制定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教育培训、个体防护和应急处置等措施,编制《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工程技术措施:
- 消除或减弱危害,通过方案实施
- 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
- 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把人与危险区域隔开;
- 移开或改变方向
(2)管理控制措施:
- 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
- 培训;
- 风险转移(共担)
- 安全许可
(3)个体防护措施:
- 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
(4)应急控制措施:
- 应急风险的控制属于“现实风险”控制;重要的是对自身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进行事前的分析和应急准备;
风险控制策划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20-11-26 发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划指南》(T/COSHA 004—2020)标准,对风险控制策划给出风险控制策划概念,对风险控制措施按照一定规律进行了划分,内容大同小异,摘录如下: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示例
C.1 消除危险源和降低风险的措施
消除危险源的措施有:
——改变工艺或设计,如:停止使用危险化学品,在规划新的工作场所时应用人机工效学方法,引入机械提升装置以消除手举或手提重物的危险源;
——改变作业条件,如增加工房湿度以避免火化工物料过筛时摩擦产生静电;
——停止某些作业,如在某区域不再使用叉车。
降低风险的措施有:
——替代,如:用低危害物质替代高危害物质;将煤矿矿井干式打眼改为湿式打眼以降低粉尘浓度;
降低设备的电压要求;采用视频系统使现场巡检无人化;
——工程控制措施,如:用新型自动加料、出料粉碎机代替原有粉碎机,实现人机隔离操作;机械加工中,安装防护装置以防止手触锯床之刃,给刨床装设自动喂料装置;某些作业场所加设局部排风系统以抽走有毒气体;某些作业场所加设隔声罩;设置护栏防止高处坠落;
——管理控制措施,如:安全培训;设备安全检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对承包方的安全监督管理;应急管理。
C.2 治理方案中的措施示例
C.2.1 工程控制措施示例
某电建公司作业区域照明方案:针对的不可接受风险是“作业环境采光不足”;措施内容:组织专家制定现场采光标准,规划现场施工照明布置点及容量,施工现场照明布设,现场光照度检测,不符合处理(增设照明灯具布置点,或加大照明灯功率)。
某火化工厂氧化剂粉碎人机隔离方案:针对的不可接受风险是“氧化剂粉碎时可能爆炸,人机未隔离操作”;措施内容:选择新型自动加料、出料粉碎机,采购新型自动加料、出料粉碎机,安装新型自动加料、出料粉碎机,调试新型自动加料、出料粉碎机,新型自动加料、出料粉碎机操作培训,使用新型自动加料、出料粉碎机。
C.2.2 改变工艺、设备的措施示例
某科研单位动力系统热试车试验防爆和防污染方案:针对的不可接受风险是:a.热试车试验无有效的防护结构,万一发动机材料有缺陷,高速旋转时叶片破碎飞出,引起爆炸;b.热试车试验无有效的防
污染设备,试验过程中废气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并对人员健康有损害。措施内容:建设具有防护功能的热试车试验间(建筑面积 300 平方米),将试验室与监控室分开;配置专用的净化空气的进排风机和设备间,形成全封闭的空气净化系统;试验间和监控室配置专用监控设备,安全监控试验过程;试验时试验间内无人。
注意事项
(1)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前应对其进行评审,主要评审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否使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是否选定的方案是最佳方案等。
(2)管控措施有效评审后,认为措施是不可接受的,应调整或补充管控措施,直到风险可接受为止。
(3)风险管控的最终目的是消除风险,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是风险管控的一个环节,最重要的是各项管控措施能够落实到位,现实是制定的管控措施束之高阁,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指定具体的落实责任人,并建立考核机制,因此每项控制措施必须明确指定人员落实,落实情况实施考核、奖罚。
(4)制定控制措施清单,并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