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推动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高校党建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高等教育发挥教育强国建设龙头作用的重要保证。

        推动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是高校党组织开展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高校党建彰显新担当新作为的重要着力点 。推动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必须厘清为什么要深度融合、什么是深度融合 、怎样深度融合等问题。

        深度融合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能激发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深度融合有利于把好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盘”。推动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 ,更好担负起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

        深度融合有利于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推动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高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强化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和师生党支部政治功能,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有利于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强大的改革发展内生动力 。

        深度融合有利于严守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推动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能有效构建起良好政治生态,涵养积极的校园文化 ,赋能高质量发展。同时,构建统一指挥 、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有效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有利于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深度融合是持续复杂的系统性变革

        高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其内部包含组织 、人 、制度 、物理空间等要素。推动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要促进各要素优化整合,实现党建和高校事业发展“双融双促” 。

        党建和事业发展本质上是一体的。百年历程中,我们党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抓好事业的根本前提 ,把加强党建工作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使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文件,有效促进了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并不是党务和业务的合并处理 ,也不是组织、人、资源的机械相加,更不是强化党务弱化业务,而是在共同的使命感召下 ,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工作行为增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业绩实质性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 、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国家 、服务人民、培养时代新人,是高校党建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共同使命 。这个使命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和丰富的内涵,引领承担不同职能的党组织和业务组织、履行不同岗位职责的党务工作者和业务工作者在各自领域担当作为,展现出统一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 。

        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有着独特的内在机理。高校党建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各要素联合起来发挥作用,包括目标 、文化、主体、责任等方面,最终实现“双融双促”的效果——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效能。

        深度融合要遵循党建和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构建深度融合的工作体系 ,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加强政治建设。一是将政治理论融入事业发展,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 、“第一议题”等制度的作用,创新“党课 学术沙龙” 、“党课 专业课”,将党的创新理论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事业发展全过程 。二是将政治立场融入事业发展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领导干部带头调查研究,直面国家所需 、师生所盼,破局解困。三是将政治领导融入事业发展,完善大学章程 ,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强化二级学院内部治理体系建设,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 。

        注重思想建设。一是注重理论武装 ,创新知行合一的理论学习方法 ,丰富理论学习的内容和载体 ,提升理论学习的亲和力,以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初心使命浸润广大师生,营造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组织文化。二是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用好理论宣讲、谈心谈话、结对联系 、关心慰问等方法 ,健全“大思政”工作格局,破除影响团结奋进的消极情绪 ,扫除阻碍干事创业的思想障碍。三是注重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工会 、妇联、团委、学生会的作用,为高校事业发展织密情感网。

        发挥组织优势 。一是强化组织战斗力,坚持工作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 ,在院系、专业、团队、平台等业务单元建立党组织 ,发挥“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一竿子到底抓执行的优势 ,提高治理效能;发挥政治 、思想 、组织 、作风、纪律、制度一揽子统抓的优势,提升治理质量 。聚焦立德树人,开展党建带团建改革 ,将学生党建融入学生教育管理全过程,统筹开展党团活动 、党团课、党团实践、党团表彰,系统性提升党团组织对青年的引领力。二是强化干部领导力 ,推进党务和业务“双强型”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三是强化党员先进性,创新考评制度 ,采取组织引导、表彰宣传等措施激发党员身份意识 ;围绕中心工作,组建党员攻坚队、党员科技服务队、党员先锋岗 ,激励党员带头攻坚。

        突出制度优势 。一是完善责任落实机制 ,强化深度融合的主体责任、第一责任 、分管责任  ,用好挂图作战 、领办项目、述职评议、检视整改等方法 。二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坚持党建和事业发展同考核,突出对党组织和党员推进事业发展成效的考核 ,将党建工作标志性成果纳入学校重大业绩考核;建立多维度选树表彰激励机制,打造多元宣传展示阵地,以党建文化推动质量文化建设 。三是完善监督问责机制,构建校内 、校外相互贯通的监督体系 ,健全“问题清单”为牵引的整改落实机制,发挥政治监督对事业发展的保障作用 。四是完善防范化解风险机制,开展清廉学校、平安校园建设,建立集教育引导 、监测研判 、应急处置、校地协同于一体的响应机制。

        (作者系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党委书记、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与党建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课题“我国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双线晋升政策有效性及未来策略研究”[22NDJC064YB]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3年09月28日第5版

        作者:王智腾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