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治理有深度 城市有温度——西峰区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探析(强化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来源 :陇东报-掌中庆阳

        18个社区 ,64个党支部 ,2898名党员,服务辖区居民17.47万人,这是西峰区社区党组织的基本构成。

        西峰区是全市唯一的市辖区,在社区治理过程中 ,西峰区把城市党建贯穿治理全过程,以党建为引领 ,推进区域内组织联合、功能融合、资源整合、供需契合 ,把工作落脚到服务和治理上。特别是去年以来 ,西峰区紧盯打造“全市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区”目标定位,持续深化“四抓两整治”,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 ,全面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 。

        聚焦服务抓党建 提升党建强治理

        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接收,就业援助,留守儿童、困难儿童信息登记,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申请审核……社区的工作涉及辖区内居民生活 、工作的方方面面 ,但社区工作的一条主线始终不变,即“聚焦服务抓党建、提升党建强治理”。

        西峰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杭建华说:“我们通过把党建寓于服务之中,把服务寓于党建之中,促进服务与党建有机融合,把社区建设抓好;通过把干部下沉到网格、小区中,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诉求,把小区治理好 。”

        近年来 ,西峰区打造“有需求找社区”的服务品牌 ,着眼提升党支部组织力、群众凝聚力,改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管理运行机制,构建辖区居民学习议事中心、文化健身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同步的“1 3”社区服务体系,增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度和归属感。

        2015年,通过新建、改造 、整合、置换 、划拨等方式,西峰区对原16个城市社区全部实行“521”标准化提质改造,把腾出来的场地建设成城市书吧、阳光客厅、康养健身、红色影吧 、四点半工程等服务功能区 ,以便民服务 、文化服务 ,凝聚群众 、引领群众 。

        长期以来,物业管理难题是城市管理的一大制约瓶颈 。针对目前物业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西峰区启动实施“红色物业”行动,在具备条件的物业公司成立党组织 ,创新推行网格员 、物业公司、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四方协同 、交叉任职”服务机制,由社区网格员兼任物业公司副经理,注重把在册、在地 、在职党员吸纳到业主委员会当中 ,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物业管理服务中的作用,形成守护居民幸福生活的“红色链条”。

        杭建华表示,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把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  、团结动员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 ,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

        一社区一品牌 多样社会服务满足居民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化 ,西峰区社区转变工作思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社区提供服务场所,推行居民点单、社区下单、社会组织接单的“三单服务”模式 ,把社区服务更多地交给社会组织 。

        目前 ,西峰区18个社区入驻各类社会组织56家,7家街道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初具特色 。解放路街道东大街社区打造了集休息、娱乐、应急于一体的“城市驿站”,把驿站建成了党员之家  、职工之家和城市建设者之家。

        兰州路街道育才路社区打造了“沁心书吧”“润心乐园”“静心自习室”“雅心翰墨轩”,开展“全民大阅读、书香润心田”“读书访谈分享会”“读书沙龙”“读书漂流”等活动8场(次),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 。特别是“4·23世界读书日”,联合6个街道18个社区同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社区捐图书”活动,共收到市区共驻共建单位、党员干部、热心市民捐赠图书万余册。

        九龙南路社区建成的“小青蛙孵化教育基地” ,引入第三方培训机构 ,为开展青少年校园安全、道德法治教育以及书画舞蹈等才艺培训提供了重要平台 ,实现了学校教育和基地教育的优势互补,成为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园地。

        石油路街道合水东路社区引进服务机构,统一规划布局,打造以悦读吧、跃动吧 、歇脚吧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基层党建综合体” 。大力实施“四点半”课堂 ,不仅弥补了上班族对孩子近2小时的“管理真空”,还为孩子营造了温暖健康的成长环境。

        朔州路街道庆州西路社区针对辖区机关单位多、加班干部多的特点,引进健身服务第三方机构 ,为辖区居民实行优惠政策,让干部能够在家门口锻炼身体。同时 ,考虑机关干部工作忙、照顾孩子的时间少 ,还建设了一个小小的红色影院,周末让孩子到家门口的社区看电影 。

        学院路街道介子路社区联合陇东学院打造“360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实习、学习辅导、文化服务、政策宣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

        “通过综合分析每个社区的历史沿革  、居民结构、辖区单位、文化特点等因素,坚持‘一社区一品牌’ ,把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各具特色的文化服务中心 ,把周边群众吸引到社区来。”杭建华说。

        构建“六级网格” 把贴心服务送到家

        今年以来,西峰区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六级网格”管理体系,城区以300户或1000人为基本单元,共划分1个区级网格、6个街道网格 、36个社区网格、234个基础网格 ,整合城管、市政、环卫等10个行业部门网格 ,形成了“城区一张网 、全员共建网 、支部到网络、网格强治理”的管理服务模式,把党建、管理、服务 、自治融合到网格中,使每一个网格成为社会管理与为民服务的基本单元,实现了网格内“人、地、物 、事、组织”等要素信息的常态化管理与服务 。

        前些天,庆阳市交警支队家属院的住户代表同育才路社区网格员、3家钢铁回收公司负责人在家属楼院子里开了一场会,整个会议不到1个小时,却解决了居民之间长期争执不休的问题 。

        像这样自主探索的“院院会”,即社区 、居民代表、职能部门三方在居民家属院现场协商、高效解决问题的会议 ,育才路社区自今年3月以来,已经举行了11次 ,平均每次会议现场解决问题5件以上。

        为全面贯彻落实建立城市管理“六级网格”的要求,解放路街道以“网格划分规范化、社会管理联动化、为民服务精准化”为目标,制作街道 、社区网格化管理区域图和示意图,公开网格长、网格员的姓名、联系方式,明确政策宣传 、城市管理、环境保护 、综治维稳 、民生保障等工作职责。发现问题逐级上报,由街道一级网格协调职能部门办理,并及时反馈处置结果,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闭环运行。

        网格化管理中,西峰区还建立了“网格化 信息化”的服务管理模式,以网格化平台为基础、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不断挖掘信息化与网格化工作的应用场景 ,建设了党建服务、指挥调度、网格化管理为重点的11个子平台,融合公安、城管 、环保 、市政等视频数据,整合数字城管平台 、“12345”市长热线平台 ,统筹解决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市政 、环卫、交通等城市管理问题及物业管理、小区治理等基层治理问题。

        数字服务智慧管理 搭建共治共享平台

        西峰区着力构建综合化服务、网格化管理、智慧化提升的管理模式。在西峰区东大街智慧社区管理系统指挥室,记者看到,社区工作人员使用鼠标轻轻一点,模块化社会治理、信息化数据管理、网格化城市管理、智能化便民服务 、自动化干部管理和民主化居民自治“六大平台”一一展现。而在社区实景地图中,遍布全街道的居民楼院、每家每户的详细信息都能显示出来,网格员的工作轨迹和处理的事情尽收眼底。

        东大街社区借助大数据 、云计算、地理信息 、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创建了以“四大平台”为基础、“六大系统”为支撑的“智慧社区”服务系统,实现了数字进格入网、治理协同交互,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畅通了居民和社区沟通渠道。目前,共采集各类信息18742条、发布工作任务264项、居民互动留言369条 、处置反馈问题200余件。

        西峰区南街街道文明城市创建数字管理平台也投入试运行  。“这个平台的建成投运 ,实现了对文明城市创建 、违章建筑、安全生产等工作的数字化管理 ,各部门、各社区对各类事件作出快速响应,形成了闭环式工作流程,使管理更加精细,服务更加便捷。”南大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洪斌说。

        此外, 依托城市基层党建融合共建共治共享平台,西峰区建立健全城市基层党建三级联动体系,推进街道社区党建与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 特别是对于“三不管”小区,西峰区引进兰州城关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对城市基础服务、老旧楼院管理 、城市智慧停车等进行兜底接管 。

        近年来 ,西峰区紧紧围绕“便民无极限 ,服务零距离”的服务理念 ,致力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突出党建引领,创新服务载体 ,打造“智慧社区”信息化平台,构建多元化治理模式 ,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本文来自【陇东报-掌中庆阳】 ,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

        ID:jrtt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