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浅谈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三要点”(关于大学生对思政微课认知状况的调查)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尤其是4G、5G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以微信推文、抖音、快手等为主要传播形式的微文化日益获得广大民众的青睐,深刻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 、工作方式、生存理念、价值思维、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等,并反过来影响着网络空间和网络社会的发展,影响着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是思政教育的主要群体 。大学生是关注和学习微文化的重要主体,他们受着微文化的深刻影响,因此,加强微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借助微文化的传播形式和丰富内容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优势

        微文化传播平台的多样性,拓宽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途径。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 、QQ、抖音、快手等主要传播平台接受和传播微文化,不同传播平台之间能够成功 、快速地推动建立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实现信息传播与接受的互通有无 ,带动了微文化的快速传播和实时分享  ,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在线教育扩展了教育规模、拓宽了教育途径 、丰富了教育内容 ,提高了教育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大学生是在线教育的重要参与者,接受在线教育过程中 ,大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需求意愿和认知能力,能够主动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对自己学习 、生活有帮助的个性化信息和文化。因此,微信 、抖音、快手等传播平台的使用,拓宽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渠道和途径,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开辟了快速、便捷的教育通道。

        微文化传播内容的亲民性促进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潜移默化和有效性。微文化能够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活泼生动的形式来反映民众的心声和愿望,因此 ,能够唤起广大网民的感情共鸣和强烈认同感 。微文化的亲民性在内容上的主要表现在于短小精湛且主题突出 、、更新及时且紧跟时事 、个性鲜明且推介目标明确,能够满足民众快速获取各种信息的精神需求。因此 ,可以借助各种微平台 ,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平台,以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接近民众生活的内容 、快速便捷的传播渠道 ,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机制建设和内容创新,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效力。

        微文化参与主体的年轻化凸显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学生群体是微文化接受、传播的主力大军,而大学生既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又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和个性化追求意愿 ,他们是微文化的主要参与主体 ,必然受到微文化的深刻影响 ,也为充分利用微文化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 。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三要点”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文化传播形式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首先,要重视并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等微文化传播平台。深入挖掘和发挥微文化传播平台的思政教育渠道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消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代际 、地位、思想、观念等隔阂 ,淡化教育者身份,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实现教育目标 。其次,要加强微文化内容的监管和有效选择 ,充分利用先进的、积极的 、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及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微文化,作为加强日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典型素材和案例,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 。除此之外,移动应用程序(APP)、QQ、短信、展板 、校园电子屏、口口传播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也要科学利用。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话语创新 。首先,要认真研究微文化的话语特点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运用文字、图片、小视频、微拍等微文化的话语形式,将枯燥的说教转化为生动的展示 ,敢于面对学生的质疑、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领学生的舆论、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讨论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实效性 ,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其次,要深入挖掘大学生的生活话语 ,并将其转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话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话语的“生活化”“通俗化” 。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关注并运用校园内和大学生身边发生的优秀的和先进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现道理“故事化” 、宣教“家常化”、情感“真挚化” 、对话“平等化”,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互动化模式,在双向互动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展开 。

        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文化内容

        价值引领。校园微文化建设者要积极学习优秀的和先进的微文化价值理念,以正确端正的价值观引领校园微文化内容,丰富视野,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端正的价值引领来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文化内容。高校微文化是大学生关注度最高的对象,充分利用高校微文化和微平台,把大学生关注度最高的日常生活、学习、社交 、查询等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丰富的来源。高校微文化建设要积极发现身边的优秀典型人物及典型事例,并及时高调推广和宣传,引起广大学生的共鸣,和感情认同,为微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价值引领作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的实践和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引领中国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导思想,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推动微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切实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作用。为此,要深入研究学习“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共青团中央”“求是网”等微平台上发送的推文 ,校园微平台(如微信公众号)要及时传播这些公众号的推文 ,并及时更新校园微文化内容 ,力争以最及时的状态关注并更新微文化,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素材 ,提高大学生在海量信息面前的鉴别力和选择能力。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路人的微文化素养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领路人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首先 ,组织或单位要积极鼓励思想政治教育领路人通过“自学-集中”“线上-线下”“理论-实践”“学习-报告”等方式进行政治学习和理论学习,推动领路人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的与时俱进和逐步提高。其次 ,组织或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对思想政治教育领路人进行政治教育,通过会议、文件传达、面对面研讨等方式,及时有效地引导和把握教育领路人群体的思想动态  、工作难点和重点、面临的问题等 ,从政治高度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再次,在微文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领路人要有明辨大是大非的能力 ,通过微平台积极关注和学习能够那些记录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引领社会主流思潮、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微文化,从中提高自己的时代感、责任感、使命感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领路人的微文化素质。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微意识”。这就要求教师领路人转换传统的单向性工作理念,深入分析大学生经常关注的各种微平台、微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积极意义 ,提高对微文化的分辨能力 ,重视并熟练运用微信、微博 、秒拍等微文化传播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领路人熟练运用微文化的能力。这要求各级领路人能够积极了解各种微平台的功能、性质、栏目等,学习各种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平台的使用方法,对各种瞬息万变的微文化具有积极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及时关注并从这些稍纵即逝的微文化中明确辨别出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案例和素材,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推动微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领路人融入大学生的微生活能力 。这要求各级领路人在工作中应放下姿态 ,做学生真心的“有情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解决日常实际问题中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引起学生的抵触,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同时 ,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在网络世界中,都必须要和学生平等对话,在沟通和互动中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解决思想问题 。了解大学生经常使用的微平台 ,深入分析和把握大学生的微文化需求,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辨别微文化差异的能力,及时引导大学生在良莠不齐的微文化影响下的思想发展方向,在融入大学生微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

        李爱华 张国飞 :石家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石家庄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微文化融入高校思政专业课教学实践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JGXM-201907);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 年度规划课题“统筹推进石家庄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研究”( 项目编号 :2021297)。

        来源: 光明网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