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浅析论文)

        摘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是提高单位风险防控能力、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手段 ,也是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监督管理、保障单位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本篇文章主要是对行政事业单位控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含义进行讲解,并且找到现阶段中行政事业单位控制信息化建设的矛盾和问题 ,并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改善现在行政事业单位控制信息化建设薄弱的现象,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信息化

        现在的世界已经完全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中都有着不同的应用。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部门,也需要跟随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但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信息化建设尤其落后 。因此,如何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与效率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在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之下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核心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之前传统的工作模式中,使用人工对各项数据进行计算统计 ,不仅浪费时间导致数据计算的正确率低下,更增加单位员工的工作量。而建立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后,一方面信息数据使用计算机进行共享、保存和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数据统计的正确率,帮助会计核算工作变得更加严谨和方便。另一方面数据统计准确率的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单位领导者的决策提供更有力地支持 ,促进了内部控制的完善和优化。

        (二)改善单位内部控制的环境由于信息化建设给内部控制带来的冲击性的影响 ,内部控制的环境也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通过建立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能够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部门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 ,为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更好落实国家关于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 、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 、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这项政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 。2015年财政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推动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并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承担领导责任” ,这也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应重视对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 。最后,从近三年要求报送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来看,每年都涉及对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考评,未来对信息化赋予的权重只会越来越重,这也要求单位必须进行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二 、事业单位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一)政策缺乏刚性考核指标,单位领导重视程度不足相比于上市公司或企业的内部控制来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开始的时间很晚,内部控制建设的动力主要来自国家政策文件的强制要求 ,但缺乏刚性的考核指标 ,并且单位中的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这方面也没有加以重视,对单位中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也没有过多的资金投入,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进程较慢 。且对于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建设,目前仅对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 、资产管理业务、基本建设业务和合同业务六大业务领域做强制性要求 。但单位的经济业务除这六大业务领域外,还有如人力资源管理、技术质量管理等特别重要的业务领域,致使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全面性。

        (二)受经费不足的约束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预算拨款 ,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自有经营收入,而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巨大。所以在没有财政经费支撑的前提下,行政单位由于经费不足的问题,导致单位中不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化建设,另外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虽然能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从长期来讲非常有利于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但由于短期不能给单位带来较快的经济收益,致使单位领导层在财政预算的分配中不太愿意向内控信息化建设作倾斜 ,阻碍了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组织架构的影响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建设一般需要由单位信息技术部门来牵头组织,但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规模小 ,部分事业单位仅十余人,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部门来组织实施内部控制的信息系统建设。另外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牵头部门为财务部门 ,致使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而财务部门由于人员及经验的缺乏 ,如果没有信息化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的配合 ,凭一己之力是无法有效完成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工作。

        三、事业单位控制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单位内部管理者对于信息化发展的重视程度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必须从自身出发 ,率先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 ,这样才能在单位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在单位加强内控及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单位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并保证信息化建设有充足的资金保障 ,不断加强设备和人才投入的比重 ,将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完成后,要加强对单位员工的信息化操作培训,使员工真正将内部控制信息化应用到工作中 ,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

        (二)改革优化现有的不合理的制度体系单位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才是单位进行控制信息化建设的立足之本,因此要确保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的成功建设与有效实施,则必须将信息化系统的模块与单位建立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相结合。在完善的制度体系之下 ,对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的岗位 、职责进行清晰的划分,使单位中处处都有章可循 ,增强信息化管理程度。

        (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财政部相继出台了多个文件要求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工作,并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权责一致 、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 、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 。因此 ,在未来的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 ,财政部门可根据每年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和评价结果等考核指标,对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较好的单位 ,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而单位领导者也应在有限的预算开支范围内,合理安排内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支出 ,保障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完成。

        (四)提高信息技术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使用力度通过引入硬件和软件设备逐步将现在的控制机制嵌入到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需要充分认识到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并利用信息系统为经济管理活动建立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以尽量减少潜在风险对单位造成的负面影响 ,并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内控信息系统对单位经济管理活动的积极作用 。

        四、结束语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的管理与社会服务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各个行政单位都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内部控制能力 ,我相信在不断努力之后 ,行政单位中的内控会变得更加规范,行政单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