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党校教员?(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党校教员心得体会)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党校教员

        一、党校要有一流的教学做支撑

        (一)从加强党校建设说起

        党校 ,不仅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 、经济学、科社、政法 、党史 、党建、文史、国际战略等学科,而且师资阵容强大。与高校比,党校的学科不够强,作为党校人 ,我们必须正视这个差距 。党校既然有这么强的一支队伍,为何未打造出强势的学科?

        党校侧重干部教育 ,是组织调训 。由于学员需求不同,故只能采取专题式教学。问题就在这里,党校讲的是专题 ,可专题往往变化快 ,跨度大,一个教员承担的讲题 ,上下两个学期可能完全不挨边,这样教员难以进行学术积累,当然就很难成为某领域的专家了。

        党校的讲题设计是否可以照应学科 ?党校教学是要跟着热点走,深想一层 ,研究热点和学科建设其实不矛盾,可并行不悖 。教员可以进行专业分工 ,比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下设的讲题就可按政治经济学 、财政学、金融学 、工业经济 、宏业经济、区域经济等不同方向来拟订 ,这样既可以发挥每个教员的专长 ,又有利于把问题讲透彻 。培养人才是要有学术分工的,当今时代知识爆炸 ,不可能指望每个教员都成为通才,先专而后博 ,不然博而不专 。

        (二)末位调整与教学改革试水

        在党校实行竞争上岗的尝试 ,不仅教学效果有明显改观,而且一批年轻教员也因此脱颖而出。实行“末位调整” ,总有人要被停课,会有人下岗,这是不得已的办法。如今干部培训已呈多头竞争格局,一些高校等培训机构纷纷跟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兵临城下 ,需要拿出点过硬的措施。

        教员讲得好,学员受益则可造福社会 ;相反若讲得不好,耽误学员时间不说,要是产生误导,后果还会贻害百姓。事实上 ,让最低分暂时停课,让讲课好的教员多上课,这不过是资源的优化配置 。

        二 、怎样讲好党校的课

        (一)党校讲课为什么难

        在党校任教,教员讲授的是专题,题目总在变,没有现成的教材,讲稿得自己写 。更困难的是,党校学员不仅学历高 ,而且长期在第一线工作,阅历丰富 ,所以怎会没有压力 。

        时常听到有学员反映 ,党校教员讲课容易脱离实际,这也正是党校讲课难的原因。党校学员都是党政领导干部,带着许多实际问题来,而且都希望在党校找到答案 。这样期望越高,失望出往往越大 。理论脱离实际 ,既有可能是对实际缺乏了解,但也有可能是对理论掌握不透彻。

        党校讲课难,还有就是文风 。改进文风,首先就是戒空对空,指的是用文件解释文件 。从文件到文件地讲授 ,教员讲起来空空如出;学员听起来单调乏味。不仅要知道文件怎么讲 ,还要了解文件为何这么讲?背后的理论支持是什么?再就是戒就事论事,指的是讲现实缺乏理论参照与历史参照 。“情况不明胆子大,心中无数点子多”,批评的就是这种现象。最后就是戒人云亦云 ,是说我们的教员缺乏独立思考,讲课很少有新话。有的讲稿一用就是两三年,一字不改。党校教员若不下苦功做研究,只是将人家的观点照搬,学员怎能满意 ?

        (二)教员讲课必须有学术功底

        党校讲课要把握三个维度 ,即理论维度 、历史维度 、现实维度。强调这三个维度 ,是因为教员讲课的思想性确实要比“口才”重要。若对问题无研究,即使你口若悬河,学员也不会认可 。说到底学员注重的还是讲课的科研含量。

        说到“学术功底” ,在党校任教,最该读的是经典与历史。读了经典,我们就有了看世界的理论参照。懂得历史,会让我们少走弯路。它们是结晶了的智慧与知识,这才是我们做学问的功底。说到“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实际不必直接联系某件具体的事 ,而是要联系背后的政策与机制 。具体的事会不断变动,可政策与机制相对稳定 ,只要抓住政策与机制,咬住青山,讲课的针对性照样有 ,而理论分析的命中率则可大大提高 。

        (三)学术框架是教员的看家本领

        当好一个党校教员,讲课必须要有学术框架。这是学者观察世界的理论坐标 ,不是某个点 ,是一个参照体系 。学员进党校学习 ,不是对问题没思考,而是想听听教员的理论讲解,若无框架,不能让人心悦诚服 。要想掌握学术框架,只有多读经典,舍此无他 。经典读多了,日积月累,学校框架才会慢慢多起来,碰到问题,才能随手拈来,游刃有余。

        (四)教员应当重视讲课艺术

        讲课要有艺术。首先是三个清楚 :即想清楚、写清楚、说清楚。学校为何要求教员写讲稿,是要督促教员把问题想透彻。写讲稿的过程 ,本身就是研究过程。其次是深处求新、浅处求胜 ,通俗地讲就是深入浅出。研究问题应从简单到复杂 ,想得愈深入愈好 ,但讲课相反,表达则是愈通俗愈好 。最后就是掌握节奏、推动互动。讲课期间可以放松一下 ,或讲个笑话,活跃一下气氛。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