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衡水铁路上水工:用汗水为旅客送上汩汩清泉(衡水铁路工务段)

        衡水铁路上水工:用汗水为旅客送上汩汩清泉(衡水铁路工务段)

        衡水铁路上水工:用汗水为旅客送上汩汩清泉

        中国网中国视窗7月14日电(张海生 )入伏以来,干旱无雨的华北地区气温猛窜至40度,而在由钢轨、水泥轨枕和石头道砟组成的铁路现场,地面温度已经超过70度 。在现场蒸笼般的热浪包裹中,衡水火车站的铁路上水工和往常一样坚守在岗位上 ,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为旅客送上汩汩清泉  。

        精确到秒的一场赛跑

        今年7.1调图之后 ,作为京南第一大站的衡水火车站每昼夜停车客车达146列,加上暑期暑期加开客车,已超过150列,而这其中需要在衡水站补水的客车就达126列,也就是平均每28分钟一趟,记者数了数列车到达从12点到15点这这个高温时段内竟然有20趟经停衡水站的列车需要补水 ,几乎10分钟一趟,而这都需要有每班9个小伙子分成3组,来共同配合完成。每趟列车大多停站时间4 、5分钟,每列车平均有18节车厢,由4人负责,也就是每人要确保至少在1分钟内为一节车厢上足水,一节车厢大概25米左右 ,6节车厢就是100米 ,所以每逢上水,对铁路上水工来说都是一场争分夺秒的百米赛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炎炎夏日里车上的乘客用水。可以说,由上水工专门供给列车的,每一滴都包含着上水工的辛勤付出,他们不为大众熟知,却是确保旅客愉快出行的。

        “客车4481次进站 ,请做好准备 。”客车4481次是仅有的几趟不带空调的绿皮车,由于票价低广受民众欢迎,常年满座 ,用水量也比一般车多,是衡水站上水的重点车 。7月13日11时49分 ,衡水火车站客运车间上水班组上水工许国峰,收到对讲机传来的有车要进站的信息后 ,戴上手套和其他2位同事分别走向工作岗位——站台下的股道里。此时,太阳公公威力正盛,空气中没有一丝风,天地间就像一个大烤箱,就是常人空手每走一步都会有汗水流出 ,何况是在铁路线间快速小跑 ,还要完成列车上水任务 ,短短几分钟许国峰和他的同事们就汗流浃背,可是他们顾不得擦拭,把更多甘泉送上车 、保障车上旅客用水是他们的唯一目标 。

        上水不光脏累险 ,还是个技术活

        上水工很辛苦 ,不论冬夏,寒风酷暑中一站至少半小时 ;如果列车晚点,就得站上两三个小时。除了辛苦 ,在股道上工作 ,还有一定危险性。头顶上方是2.5万伏的高压线,脚下又是石砟 ,一不留神就可能崴脚 。此外,列车进站时,车头驶过,会有强大的吸力 ,而当两车交汇时,轨道间汇聚而成的“穿堂风”呼啸而过,能够将人吹得摇摆起来。

        上水程序看似简单机械,其实很多环节不是光靠技术就能完成,这是苦 、脏 、累、险集于一体的工作。最近,天气炎热,车上旅客洗漱 、喝水,餐车用水量大增 ,尤其是一些长途车、旧绿皮车,由于高温需水量更大。上水时,一根水管加上管内存水重达五六十斤,如此重量反复操作 ,使上水工体力消耗很大。许国峰工作时脚下的水泥板路 ,散发出灼人的热度,再通过薄薄的橡胶鞋底,传递到他的神经末梢 。汗水马上渗了出来 ,顺着衣服与皮肤的空隙流出 ,滴在地面上时,它们甚至马上变成了水蒸气。许国峰却顾不上这些  ,他必须在几分钟的停车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工作。

        许国峰的工作看似简单—他只需要拖着黑色的胶皮管子,奔波在车厢之间,把管子插进车厢的注水口,开闸,水加满后 ,拔掉管子 ,奔波而去。上水既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 。所谓体力活 ,就是要用足了力气将水管与列车上的上水口对准、接上 ,再打开上水阀门,这就要技术、经验来判断水压,水阀门打开,水压不能过大,否则水管会跟车上的上水口脱节 ,水阀门开的太小,列车停的时间又太短 ,上水的时间又不够。因此,这个度就要有上水许国峰和同事们自己来把握了  。工作一天下来 ,许国峰和同事们腰弯了,腿疼了 ,正是有了他们的坚守和付出,才有了旅客乘车的方便。

        只要旅客旅途快乐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水除了供旅客饮用外 ,还要供旅客刷牙 、洗脸 、洗手、洗水果 、冲厕所 ,列车员还得用这些水来拖地、搞卫生 。因此,尽可能地加满每一列车厢的用水就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许国峰说,为保证不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中暑,他和伙计们每人每天都要喝下两瓶藿香正气水 ,不停地在太阳穴上擦上风油精。

        拖着十几米灌满水的水管每天都要走上几公里,经过多年的磨练,马钦永生的膀大腰圆。他风趣地对笔者说:“刚干上水工作时  ,一天下来手腕疼得连茶杯都端不起来,可是现在,很多人扳腕子都不是我的对手哩!”

        当我们坐在火车上喝水 、洗漱的时候 ,拧开水龙头就有清水涌出 ,就像用家里自来水一样使用方便。但是,在快速飞奔的火车上使用的水可不是“自来”的,而是靠火车站上的上水工师傅们一节一节车厢上满的。在人们的印象中 ,铁路工人应该是头戴大盖帽,身穿铁路制服 ,为旅客服务的端庄形象 。而在车站里,有一群在列车运行幕后为旅客服务的英雄,为旅客服务的上水师傅们应该说是列车背面的铁路人 ,他们在最危险的股道间作业,不畏严寒,头顶风雪,通过一根根的水管给旅客送来一路的方便 。许国峰和他的同事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南来北往的旅客送上汩汩清泉,让一管流泉诠释,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