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对话春天,立格实验这堂“课”不一般!(一)

        春风送暖 ,万物复苏,成都中小学里的孩子们纷纷走出校园,拥抱春天 。

        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以下简称立格实验)也行动了起来:

        4月20日-25日,学校七年级的劳动种植课和八年级的研学课相继展开 ,在老师们的组织下,七年级约1000名学生前往崇州种植基地 ,开展劳动种植活动;八年级1100名学生前往都江堰和武侯祠,探访名胜古迹 ,寻根天府文化,共赴自然与人文之约!

        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对话春天,立格实验这堂“课”不一般!(一)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对话春天,立格实验这堂“课”不一般!(一)

        和其他学校不同的是,立格实验的种植和研学并不是“玩玩而已”,而是一门正规课程,由学校课题组统一开发 ,行前师生要探讨路线,制定研究方案,带着课题出发,带着成果回来。

        这种探究式学习,立格实验“玩”的很认真,《探究色光对蔬菜生长的影响》《空中生态园——羊肚菌种植探究》《体验劳动,积极探究——走进彭镇种植基地》《成都黄龙溪古镇特色小吃调查探究》等课题甚至“玩”出了国家级大奖 ,走向世界舞台。

        在“双减”的大背景下 ,立格实验如何做到以课程育人,让学生成绩和素质比翼齐飞?今天 ,小浪带你走进立格实验春天里的“一堂好课” ,揭开劳动教育课程背后的“秘密”……

        硬件支持

        400亩种植基地即将“上新”

        立格实验的种植课属于劳动教育的一部分 ,学校统一称之为“劳动与实践课程” 。

        2005年 ,学校开始开发并常态实施劳动与实践课程;2015年,学校建设了30亩的彭镇种植基地,基地配置齐全,种植过辣椒、三月瓜 、茄子、番茄 、黄豆等10多种蔬菜;2017年,为了方便学生开展种植探究活动 ,学校在校内行政楼楼顶建设了“蔬香园” ,与彭镇基地同时为同学们种植 、维护、科学探究提供支持。

        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对话春天,立格实验这堂“课”不一般!(一)

        今年,学校还重磅打造了崇州大型劳动与实践活动基地 ,占地400亩,涵盖种植、陶艺、扎染、烹饪、野外拓展、攀岩等项目。目前种植项目已经启动 ,其他还在建设中,将于今年9月“上新”!

        硬件环境已经日趋完善 ,课程体系也在逐渐成熟——

        “我们坚持农业生产劳动同德育 、智育、体育和美育相结合 ,学生带着探究问题和任务进行种植。”立格实验劳动教育课题组组长李举梅介绍,目前,学校劳动与实践活动课程遵循系统开发、全员参与、常态实施的特点,按照“三段六环”的模式在实施,开发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课题序列,如《探究24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探究不同间距对蔬菜生长的影响》《不同肥料对蔬菜生长的影响》《香草类植物种植探究》等,“学生不仅体验了农业生产过程,获得了运用简单生产工具的技能,还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李举梅说 。

        经过多年发展 ,立格实验劳动教育课程已经形成了一套素质教育“样板”,为全市乃至全国提供示范。

        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对话春天,立格实验这堂“课”不一般!(一)

        具体实施

        让科研探索在劳动中开花结果

        那么,立格实验的劳动教育课程究竟怎么上 ?“三段六环”分别有哪些步骤?

        据李举梅老师介绍 ,三段指的是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分为六个环节 :“准备阶段,我们的课程指导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种植培训 、选题指导和确定小组分工及小组研究课题 ,共2-3个课时。”

        “实施阶段 ,学生按拔草、翻土、种植、撒肥等流程开展种植 ,同时根据小组课题设定对照组,以便后期观察记录,一般为4-5个课时 。”李举梅老师谈到,“蔬菜维护和课题探究一般贯穿整个种植过程,从种下到收割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浇水、拔草、施肥、探究等活动,各组根据自己课题进行验并观察记录,这个环节一般6-7课时 。”

        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对话春天,立格实验这堂“课”不一般!(一)

        总结阶段是成果整理和总结汇报,同学们将参与劳动的感受、课题探究情况及创作的劳动诗歌、劳动歌曲和劳动小报等物化成果进行展示 。“收获的蔬菜最终处理方式,取决于学生课题开展的方向。”李举梅老师说 ,如开展市场营销、友情赠送、与家人分享等;有的学生将玫瑰花、迷迭香提炼精油后制作了手工香皂 ,有的学生采摘薄荷后制作成了薄荷糕点、薄荷糖等等,一般安排2课时,最后还有2个课时的课题汇报,加起来一学期总共开展18个课时左右 ,平均一周一节课 。

        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对话春天,立格实验这堂“课”不一般!(一)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对话春天,立格实验这堂“课”不一般!(一)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对话春天,立格实验这堂“课”不一般!(一)

        在劳动教育课程里 ,对课题感兴趣、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参加各类科研、科创选修课,更加深入地对劳动种植课题进行研究,并形成科研论文 。

        其他学校到此,课程就结束了,而立格实验还需要填写成都市综合实践档案,记录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系列成长故事 ,完成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和劳动素养监测 ,确保学有所获。

        小浪了解到,从2010年至今,立格实验已有7000多名同学完成了种植课程档案填写。每学期 ,各个班级指导教师会根据学生表现评选出2-3名“种植探究达人”和2-3名“节俭、美德、励行”典范,学校颁发奖状。

        师资成果

        种植专业程度堪比“农科院”

        “一堂好课”打的是团体战 。

        为了上好劳动与实践活动课程,立格实验专门组建了劳动教育课题组,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系统开发,内容涵盖了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主题的九大任务群。

        这个课题组可不得了,有专职劳动教师12名 ,也有兼职教师,师资队伍庞大,师生全员参与,这在中学里并不常见 。6年来,学校共有150余名教师参与了种植课程教学,有140多个班级7000余名学生学习了种植课程,语文 、数学 、物理、生物、化学等教师的参与,促进了种植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融合 。

        除此之外 ,立格实验还整合校外资源,将劳动教育课程做“精”做“深” :学校聘请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柳夕浪研究员担任学校顾问,聘请四川省教科院劳动教育教研员朱雪林和四川省劳动教育鼎兴名师工作室导师张晓容做学术指导。

        为了实现专业种植,学校聘请了双流区的农技员对教师进行了种植技术培训,遇到问题时 ,学生到省农科院进行了咨询和采访;成都海蓉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耘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长期为立格实验提供提供优质种苗和种植技术支持。

        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对话春天,立格实验这堂“课”不一般!(一)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立格实验涌现出了大量劳动教育精品课,学生的种植类科学论文有10余篇获成都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探究色光对蔬菜生长的影响》课题师生参加成都市综合实践展评活动获成都市特等奖;《探究色光对蔬菜生长影响》教师活动方案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科教方案类一等奖;《羊肚菌种植》、《智能蔬香园建设》《无土栽培技术》课题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践活动类评选均获全国一等奖;立格实验劳动技术课题组教师撰写的《实践育人-主题探究式学习课程》《实践育人-劳动教育》书籍,将在今年6月份将出版。

        关于立格实验的劳动与实践教育课程,小浪会继续关注!

        探秘春天 ,拾趣自然,立格实验研学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里“藏”着哪些秘密?且看小浪下回分解……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