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百年老店”五二研究所:硬材料锻造中国兵器硬实力(五二研究所电话)

        “百年老店”五二研究所:硬材料锻造中国兵器硬实力(五二研究所电话)“百年老店”五二研究所:硬材料锻造中国兵器硬实力(五二研究所电话)“百年老店”五二研究所:硬材料锻造中国兵器硬实力(五二研究所电话)

        1984年9月28日,五二所召开建所25周年庆祝大会 。

        一部厚厚的《五二研究所所史》摆在记者面前,心存敬畏地翻阅每一页 ,老一辈科研人为了强大祖国艰苦奋斗的精神迸发在字里行间  ,火红年代里忘我工作的场景跃然眼前。这里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二研究所。她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门从事金属材料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的科研院所 。在这里,精益求精、追求品质灵魂的工匠精神已经扎根了60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1950年代 ,西方国家对中国封锁禁运 ,前苏联对中国遏制,需要中国自力更生发展兵器工业的历史背景下 ,五二所诞生了 。1957年,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决定在包头组建兵器材料研究室。1958年7月5日五二所正式成立,负责坦克工业的材料研究 。1960年4月被正式命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五二研究所”,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国兵器行业最早建立的6个研究所之一。

        五二所带着紧迫的使命诞生,从建所伊始,就开始了艰苦繁重的科研工作。

        于洪彬就是在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来到包头的。

        1964年,于洪彬结束了六年的学习,从清华大学金属材料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了五二所。

        “记得刚到所里时 ,看到解放军荷枪实弹地在站岗 ,就觉得这里很神秘,顿时心生向往,心想在这里肯定能给国家干大事。”于洪彬回忆道 。

        因为是科研院所,环境相对较好,而且能看到日文 、俄文 、英文等书籍和杂志 ,让于洪彬觉得在这里工作跟在学校的生活差别不是很大。

        “所里有很好的风气,当时晚上6点下班 ,吃口饭7点多就到办公室继续看书、学习 ,一直到10点多回宿舍睡觉。每当科研工作定了一个目标以后 ,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研究配方 ,讨论如何在为国家节省资源的情况下炼出好钢板,然后再去靶场做试验。”77岁的于洪彬话语中透露出年轻时的豪迈。

        为了考核装甲坦克用钢的低温性能,于洪彬和同事们把炮塔从包头乘闷罐火车押运到东北最冷的靶场 。“到处是冰天雪地,但是仍怕不够冷,因为温度要达到零下40℃才能进行试验。所以我们连续3天在凌晨3到5点最冷的时候出去做试验。当看到炮塔经受住低温考验仍然表现出色时 ,大家虽然身上冷,但心里很热 ,这是一种为祖国国防事业增光的自豪感 。”于洪彬说 。

        钢板二次辐射试验 ,是于洪彬人生中最惊险也最难忘的经历 。1966年,于洪彬来到西北戈壁 ,在氢弹原理试验中负责去爆心位置取样,进行核辐射效应研究 。“核爆两分钟后出发 ,当时告诉我们说辐射值达到0.5伦就可以撤离,但当时只想着把取样工作完成好 ,根本没想其他的,撤出后一量我们身上的辐射值超出了40倍 。后来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医院当时供应了许多外面根本见不到的水果和其他食品,但就是一点儿也吃不下。”说起这些惊心动魄的往事 ,于洪彬只是说他很幸运自己的所学有用武之地,并为国家健康工作了50年,没有辜负清华大学的精神。

        ◎一所三地飞跃发展

        一部《五二研究所所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顽强拼搏 、与时俱进的奋斗史 ,也是五二所60年来纵贯各个时期的一条主线 。其中进入新千年后的发展是五二所最生死攸关也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

        面对亚洲金融危机 、国内通货膨胀 、军品科研经费锐减等不利因素,从2000年开始,五二所顺应国家对军工科研生产能力进行战略调整的趋势,依托宁波 、烟台地处沿海发达地区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经济优势 ,利用包头的资源优势,按照三地各有侧重、协调发展的思路,提出“实行跨地区结构调整 ,形成集团化管理”的新格局。

        这既是科研能力、人才资源、发展布局上的调整,又是五二所军品材料科研体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

        五二所(包头)副所长张向军见证并亲身参与到了这项变革中。

        2001年,作为所里的骨干,张向军按照组织安排来到烟台分所 ,立即投身到分所繁忙的创建工作中 ,一年就能回家2、3次 。2004年 ,调往宁波分所 ,就这样在外独自工作生活了11年。离开包头时孩子才上幼儿园 ,回来时已经长成了上初中的大姑娘,其中的辛酸不言而喻。

        “虽然我亏欠了家庭,但在2004至2012年间,我为所里争取回近4个亿的国家投资 ,改善了所里的基础设施、补充了科研手段,为提高科研水平贡献了一份力量 。”张向军自豪地说。

        在十多年的科研工作中,张向军参加的陶瓷课题获得兵器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个 ,参与研制成功的产品,现在产值达到6 、7个亿。

        “很多下海的同学问我后不后悔当初的执着,我认为我给所里创造了价值,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传承了五二所踏实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张向军说 。

        ◎军民融合再踏征程

        五二所现有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1070人,“十二五”期间,五二所一所三地(包头、宁波、烟台)累计承担军方及地方等各类科研项目140余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参研) ,获国防科技奖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 。同时在民用领域中也取得了广泛应用 。2015年在庆祝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中,有10多个地面装备方队用了五二所研制的产品 。

        “从材料研究走到结构研究,五二所一代又一代的兵工人孜孜以求的就是军工关键材料不再受制于人。作为兵器行业唯一一个金属材料研究所 ,五二所将传承艰苦奋斗 、坚韧不拔的兵工精神,发展原动力创新,全力服务国家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 。”五二所(包头)所长倪培君动情地告诉记者。

        “十三五”期间,五二所将以兵器行业为应用发展重点,全面拓展在航空、航天 、船舶、电子等国防领域及自行车制造、空气分离器等民用领域应用,打造国家重点先进专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机构 ,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材料与工艺创新型科技产研融合集团。到2020年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亿元左右,利润总额8000万元。(包头日报 记者 张燕青)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