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企业科研获持续性支持 科技部称“创新不问出身”(科技创新持续发力)

        本报记者 裴昱 北京报道

        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早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关键所在,在全球范围内 ,企业在基础技术研究、前沿技术开发领域都在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而在中国,企业在创新性研发甚至基础性的研究中,也在获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及相关政策手段的支持 。

        2月25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科学技术部(以下简称“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科技创新方面的有关情况 。发布会期间,王志刚指出 ,着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抓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 ,着力提升科技开放合作水平,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不问出身,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企业  ,大家在创新方面都是一视同仁的,都有同样的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王志刚谈及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作为“主力军”“生力军”方面的问题时明确表示。

        相关权威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中,企业占有重要角色,比例达到76% 。比例虽然较高 ,但是也存在一些结构性的问题。一位长期在大型轴承企业从事研发项目管理的资深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以他了解的情况看,目前企业进行的研发投入 ,基本上是集中在市场应用的技术层面。

        “企业做基础技术研究的很少,但是 ,很多企业在重大项目中遇到的卡脖子式的瓶颈,一线人员最直观的感受 ,就是很多是由基础技术研究方面的缺失导致的,而让企业去从事持续性的基础研究,大部分企业是很难坚持的,这其中有人才的原因,也有与资金 、科研制度等导引政策方面因素。”他对记者说 。

        近年来 ,中国一直对企业研发予以鼓励。2018年 ,国家税务总局下发99号文件 ,即《关于提高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对企业研发予以支持 。王志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希望更多的企业以更大力度投入到科技创新中来。“这方面国家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方面政策上给予鼓励,同时也给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王志刚说。

        在这方面 ,企业的积极性已经有明显的提升 。记者掌握的数据表明 ,2021年全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总数约860余项,其中有680余项由企业牵头,或者有企业参与 。一家曾参与过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企业研发业务线负责人告诉记者,此类科研项目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由国家牵头出题,甚至立项,由企业参与 ,与相关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共同完成 ;其二是由企业“出题”,甚至是牵头立项,并以企业为主体参与研究、研发工作。

        他表示,在此前的很长时间中,企业出题的科研立项项目比例相对较低,近年来有明显的提升态势 ,他个人很看重企业出题的科研项目,他认为,这类项目往往出自于企业在市场一线的实际需求,在研发成果转化方面等 ,有更高的效率 。“还是应该有更多的鼓励措施 ,让企业有动力出题、牵头立项,深入研究 。”他说。

        相关鼓励措施的力度一直在强化之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全面实施  ,有关主管部门将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了100% ,以达到引导企业增加科研投入 ;同时 ,通过实行提前清缴核算 ,2021年前三季度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的减免税额约3300亿元,已经接近2019年全年水平。

        这也带动了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长 。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 ,研发投入强度达到了2.44% ,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

        王志刚则强调,要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作用,推动更多任务由企业提出,并且企业要作为研发的主体。同时也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 ,能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活动中。

        “我们从这四个方面来加强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在项目形成 、项目投入、项目组织、项目评价方面,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参与度 、话语权。”王志刚说 。

        一家公司总部设在深圳的芯片设计公司研发部门的人士向记者表示,一些大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和产生的需求 ,往往可以穿起一个产业链或者供应链,进而形成一种生态:围绕在大企业身边 ,可以有一系列的中小企业 ,甚至是专门做专项技术研发的工作室,为其提供服务,这种互相依存的生态 ,为市场导向性的研发,提供了良性的生存 、发展空间 。

        他所在的公司 ,就拿到了一家全球知名的中国通讯企业的一些研发服务领域的订单。“我们的技术路线和方向 ,和他们的需求是匹配的,长期合作之后 ,创新的方向、研发的路径等,也就都可以在互相依存的业务中发现 ,这是一个良性的的生态 。”他表示。

        对于这种生态,科技部也予以关注和肯定 。王志刚表示 ,一些大企业周围总是有一批高校 、科研院所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一起就一些重大领域、重大问题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的重大挑战,从科技的维度来切入,提出科技的方法、科技的成果、科技的答案,来支撑我们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对中小企业方面,我们从两方面来做 ,一个是为中小企业营造更好的生态,另一个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服务。”王志刚说 。

        在基础研究领域,虽然结构性的问题仍然存在,但国家投入力度已经明显加大。科技部副秘书长贺德方表示,从国家重大需求中凝练科学问题,深化自然科学基金改革  ,打通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成果转化的政策链条 。

        记者掌握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已经达到了1696亿元 ,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已经达到6.09% 。

        (编辑 :郝成 校对:颜京宁)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