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难度将创新高!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

        2022年度教育部科技奖与2020年之大不同 ?

        2020年教育部科技奖,提名与撰写要求堪称史上最严。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在停办1年后 ,做出了一定调整。2022年将是教育部科技奖历史上数量最高、难度最大的一年。

        阐述如下:

        (1)提名基本条件之大不同

        • 2020年度 ,教育部科技奖提名条件中,将本年度以及上一年度申报、获奖 、未获奖各类项目、完成人,都有限制申报的要求。
        • 2022年度 ,这些限制性要求基本全消失了,仅留了象征性的1条!大量的项目、完成人被释放出来,均具备了提名条件。

        所以,2022年度将是教育部科技奖历史上提名数量最多、难度最大的一年 。

        2020年提名基本条件(摘录)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难度将创新高!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

        2022年提名基本条件(摘录)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难度将创新高!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、难度将创新高!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

        (2)单位提名数量之大不同

        • 2020年教育部科技奖 ,单位提名,数量不限。
        •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 ,请各提名单位控制提名数量。

        一般而言,只要不给提名单位限定名额,实质上还是提名数量不限 。

        所以,2022年度将是教育部科技奖历史上提名数量最多、难度最大的一年。

        2020年单位提名 :数量不限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难度将创新高!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

        2022年单位提名:控制提名数量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难度将创新高!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、难度将创新高!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难度将创新高!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

        附录 :全方位解析1-13 。

        全方位解析『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申报盲点

        千呼万唤之下,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简称“教育部科技奖”),在停滞了1年之后,终于近日启动了。为了协助大家高质量的完成科技奖励申报,科奖在线对教育部科技奖申报盲点进行了全面解析(部分资料来自教育部官网文件,最终以官方发文解释为准)。如果大家有其他问题,欢迎在结尾留言 ,科奖在线随时在线答疑。

        1、奖励概况

        点阅1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2020年1月1日实施)

        核心摘录如下 :

        第一完成单位为高校;包括通用项目、专用项目;奖种包括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青年科学奖;定额定标,设一等奖 、二等奖,特别优秀的授予特等奖,青年科学奖不分等级 ;每年奖励总数不超过310项(其中青年奖不超过10项);完成人数量:自然奖、进步奖人数不限、据实填写,发明奖完成人不超过6人。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难度将创新高!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

        2020年教育部科技奖申报工作安排如下 :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难度将创新高!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

        2 、获奖特点

        并非专利多、文章多 、效益多就能获奖,各类获奖项目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

        项目要有意义(四个面向,国计民生),从材料写作来讲,要阐述项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项目成果代表国内最高水平,从材料写作来讲,要通过技术指标和国内外专家认可来阐述项目的先进性;故事完整,得到内外行专家的高度认可,从材料写作来讲 ,要逻辑清晰、内容科普;具备较高的说服力,从材料写作来讲 ,要寻求充分的证明材料;材料、团队 、人员没有明显瑕疵 ,从2020年教育部科技奖申报与评审来看 ,存在论文撤稿、项目造假的团队难以获奖 。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、难度将创新高!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

        与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社会力量奖励相比,教育部科技奖还存在自然奖占比高(45%),一等奖占比高(40%)的特点。下表是近3届教育部科技奖获奖情况,自然奖维持在130项左右,发明奖维持在50项左右,进步奖维持在120项左右。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难度将创新高!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

        点阅2 :2020年教育部科技奖获奖名单

        点阅3 :2019年教育部科技奖获奖名单

        点阅4 :2018年教育部科技奖获奖名单

        3  、评审专家

        不做具体阐述 ,关注本微信公众号【科奖在线】,左下角回复数字“05”即可收到2016年-2020年教育部科技奖会评专家名单。

        4 、重复报奖的问题

        教育部科技奖对重复报奖有特殊定义 ,请参照处理:

        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作为一个提名项目的完成人,但教育部奖三大奖的项目完成人 ,可以作为同一年度教育部青年奖候选人(解释见2022年通知 、2020年6月更新的提名工作常见问答) ;已获得或正在申报的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奖励的项目技术内容 ,不得提名2022 年度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 ;已获得或正在申报社会力量设奖和中国专利奖,不算重复报奖;2020年度申报教育部科技奖但未获奖的技术能否提名2022年度教育部科技奖 ?能!2022年度教育部提名通知 ,删除了“已通过20**年(上年度)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形式审查但未获奖项目相关技术内容,不得提名20**年度(本年度)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难度将创新高!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

        点阅5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提名工作常见问答(2020年6月4日更新)》(注:本“常见问答”是基于2020年教育部奖励提名书,2022年将会有新的变化,最终以教育部官方解释为准)

        5、发明奖与进步奖的异同点

        针对很多老师分不清发明奖进步奖的问题 ,误认为只要发明专利或者经济效益少就可以报发明奖 ,其实绝非如此  ,我们对两者异同点阐述如下。

        从材料写作角度讲,如果申报发明奖要采用更多技巧体现技术的首创性 。首创性说不清楚,获奖难度极大。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难度将创新高!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

        6 、代表性论文、专利如何选择?

        自然奖和青年科学奖要求提交5篇代表性论文,发明奖和进步奖要求提交10项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前3项提交附件)。

        对报奖而言,论文、专利等支撑材料拼的质量而非数量,所以如何呈现论文与专利的质量至关重要。对于论文、专利的选择 ,几个关键点说明如下:

        要选择高质量论文(高水平期刊 、高影响影子、高引用、高被引、高度评价、高社会影响力,提供证据);要选择高质量专利专利奖、国际专利 、转化、诉讼、专利分析等,提供证据);自然奖要求论文2019年12月31日前公开发表,青年科学奖论文发表时间无要求 ;发明奖和进步奖要求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技术应用,但是对论文专著、知识产权、标准规范的发布时间无要求;支撑材料与技术内容密切相关 ;代表性论文是否必须填写国内期刊?鼓励但不强制。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难度将创新高!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

        7、如何开展奖励提名书写作?

        我们可能需要几个月撰写一份奖励提名书,但专家评审仅需要30分钟以内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专家的眼球至关重要。

        所以我们一般需要搞明白奖励提名书书撰写的几个问题 :

        (1)写提名书的目的

        在有限空间和时间内,向评审专家(大同行 、小同行专家)展示最有用的消息(或专家最想看到的消息),获得专家认可,争取获奖 ;

        评审专家 :根据大同行专家还是小同行专家,改变写作策略;最有用消息:不是官话套话,要把创新成果的技术指标 、先进性及应用情况 ,要以醒目的形式、科普的语言展示出来 。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难度将创新高!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

        (2)提名书三大关键内容

        为什么做 ?重点描述项目背景,重要性与紧迫性,存在的技术难题;怎么做的 ?重点描述技术内容、技术特点等 ;做的怎么样?重点描述技术指标先进性、推广应用 、经济社会效益等。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难度将创新高!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

        (3)提名书写作的总体思路

        选择技术领域,确定现状与突出问题技术领域要关系国计民生、“四个面向” ,凸显项目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找准本成果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问题行业可能存在很多科学问题和瓶颈,每个团队的研究领域有限 ,不可能把所有科学问题都能解决 。撰写申报材料 ,一定要从自己的研究成果出发,把本研究成果解决了哪些科学问题/技术问题一一找出 。

        创新点与本研究成果解决的行业关键问题必须一一对应创新点之间、创新点与科学问题/技术问题之间一般要有清晰的逻辑关系,必须是解决了行业关键技术瓶颈的技术,才能引领行业科技进步

        申报材料必须是具有创新性、贡献性 ,是科研工作的高度凝练与总结申报材料不是科研工作者一生科研工作的总结,不能什么都写。奖励成果必须是具有社会贡献的创新性工作,是最能打动人的那一部分创新成果 。

        必须给同行报奖留有空间 ,创新内容切勿面面俱到申报材料的内容一定要体现解决了核心问题的关键技术创新,毫不相干或者关联度不大的内容和支撑材料要坚决舍弃 ,务必做到精简 、瘦身。

        各部分创新之间必须有一条关系严谨的逻辑主线研究成果的每个创新内容部分之间必须有环环相扣或者递进式的逻辑关系,不能是拉郎配、临时拼凑的成果叠加。

        在语言文字表述上必须 “让同行看着有水平、让外行看着有高度”很多科技奖励都要经过网络评审 ,一般来说 ,评审专家中同行少、外行多;由于专业有差距,80%以上专家有可能看不懂你的申报材料。因此撰写申报材料时,语言文字不能太过于专业或者学术化,要尽力做到让80%的专家看懂 80%的内容即可,亦即“让同行看着有水平、让外行看着有高度”。

        (4)奖励提名书的基本框架

        基于如上总体思路,一个高质量的奖励提名书必要要有清晰框架(如下),可根据项目特点进行适当修改。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难度将创新高!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

        8 、客观评价缺乏素材怎么办 ?

        通过第三者角度客观、真实 、准确评价项目的首创性、先进性和技术价值,从历年的国家奖申报素材看 ,可选择素材有很多(如下),特别说明的是,自然奖、发明奖、进步奖的客观评价素材没有明显界限,可以混用。

        (1)自然奖—客观评价常用素材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难度将创新高!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

        (2)发明奖、进步奖—客观评价常用素材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难度将创新高!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难度将创新高!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

        9 、怎么避免提名材料形式审查不合格?

        为防止形式审查不合格 ,在奖励提名材料中一定要避免以下红线 :

        一、论文、专利等相关技术内容重复使用;(最常见)二、自然奖论文发表不满两年;(最常见)三 、发明奖、进步奖整体技术应用时间不满两年;(最常见)四 、完成人同一年度被两个以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提名;(最常见)五 、通用项目提名书中出现涉密材料;(严禁)六 、自然奖完成人不是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 ;七、发明奖前三完成人不是发明专利的发明人 ;八、必备附件未提交或不完整;九、其他不符合《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法规文件以及当年度提名工作通知要求的情况。

        2022年教育部科技奖数量、难度将创新高!全方位解析申报盲点(教育部科技奖2021)

        10 、教育部科技奖的评价指标是什么?评价指标对奖励写作至关重要,是奖励的潜在打分点 。奖励提名书一般要包括大部分甚至所有的评价指标 ,并且简单直白的呈现出来。目前官方尚未公布过教育部科技奖的评价指标,但从奖励办法 、工作手册、同级奖励的评价指标来看 ,教育部科技奖的评价指标大致包括:自然奖:科学发现(发现的重要程度、难易程度或复杂程度)、科学价值(理论学说的创建 、研究方法和手段、学术水平 、科学发展推动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科学界的公认(引用次数、主要论文发表刊物的影响 、学术界对本研究的评价)等 ;发明奖:新颖性(新颖程度 、难易程度或复杂程度)、先进性和创造性(技术思路、技术创新程度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程度、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 、实用性(转化 、应用程度、已获得经济或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及潜在效益)等;进步奖: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程度 、难易程度或复杂程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先进程度)、经济社会效益(已获得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及潜在效益)、推动科技进步作用(转化、应用、推广程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或实现技术跨越的作用、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点阅6:国家科学技术奖评价指标11 、教育部科技奖答辩PPT何时制作为宜?实践证明,奖励提名书撰写完成后,根据提名书制作答辩PPT ,根据答辩PPT反过来修改奖励提名书,是十分十分重要的。能更好的梳理创新点的逻辑关系、呈现形式、语言表达合理性。上面这句话,只有经历的人才懂!点阅7:《关于2020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评审会议答辩的通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