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海归”博士周忠诚:返乡建智能大棚 带领乡亲致富(周忠教授)

        中新社黑龙江佳木斯7月2日电 题:“海归”博士周忠诚:返乡建智能大棚带领乡亲致富

        作者 姜辉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农村创业,其中不乏硕士 、博士等高学历人才的身影 。“80后”区域经济学博士周忠诚从小在黑龙江省同江市乐业镇长大,远赴俄罗斯求学9年后回到家乡 ,打造智能温室大棚种植草莓,年收入30余万元(人民币 ,下同) ,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这个棚种的是承德公主,旁边的棚种植的是粉红公主、圣诞红……我们一共种了9个品种的草莓。其中,好几个品种市面上并不常见。”见到周忠诚时,他正在检查智能温室大棚内的草莓生长环境。

        “黑龙江冬季寒冷,种不了庄稼,很多乡亲没活干,白白浪费了黑土地”。打小在农村长大的周忠诚立志要改变这种现象。

        2016年 ,从俄罗斯回国后,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周忠诚回到家乡同江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人员一起研究打造智能温室大棚。

        截至2019年,占地27000平方米的6栋智能温室大棚陆续在同江市乐业镇建成,周忠诚成为同江市乐业智慧农业草莓基地负责人。“大棚采取6层种植方式,常规来说这种方式会导致作物光照受阻,但通过智能系统的光追踪功能可以让草莓上下、左右移动,再通过精细化种植技术,种植面积达到单位面积的4倍,从而实现种植利益最大化 。”

        “做基地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乡亲们不再在冬季‘猫冬’ ,增加他们的收入”。周忠诚告诉记者,乐业智慧农业草莓基地结合自动化、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打造了智能培育系统,大棚一年四季都能种东西,目前已经与当地多个村屯建立合作,吸收贫困户参加到草莓基地的工作中,实现黑土地上的“寸土寸金” 。

        “施肥、浇水 、消毒等都是自动的 ,平时就收拾一下枯叶”。同江市乐业镇乐业村贫困户付桂琴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现在有20多人在草莓基地里干活,都是贫困户 。“每年能干三个月的活,每人每月能赚3000多元,生活条件都变好了。”

        “最开始村民们不太理解,种地哪用那么多设备啊,后来大棚里冬天能采摘草莓了,大家对周忠诚的大棚有了新认识。”乐业镇乐业村党支部书记苏文明介绍说 ,乐业智慧农业项目是一个扶贫产业项目,产权归5个村村集体所有 ,总投资840万元。2018年带动该镇4个村105户贫困户增收52500元,2019年带动该镇4个村133户贫困户增收136300元  。(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 、删除,谢谢。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