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干货|大学一定要做的大创,到底是什么?(大学弄大创到底有什么用)

        在每年评奖学金、综测加分的时候 ,

        手握各种项目论文、成果丰富 、加分远超别人一大截的 ,

        几乎都是参与过大创项目的同学;

        但是别人嘴里的“大创”二字,对于刚上大学的小白来说,可能会有些陌生;

        “大创是什么?” 、“大创有什么用 ?” 、“我该如何参加大创?”……

        一、大创项目是什么 ?/

        1 、大创简介

        “大创项目”全称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三类。从立项到结题有1-1.5年左右的周期,需要在周期内参与科创项目,最终形成专利、论文等成果,完成结题任务的活动 。具体来说:

        1. 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 ,指导老师为学校导师 。主要为将自己或导师的idea ,通过实验设计、调研等进行探究并取得成果的过程,理工科多限于实验室阶段。

        2. 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 ,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

        3. 创业实践项目 :更偏重产业化 ,走进企业实际应用;撰写商业计划书 ,运营商业活动 ,最终形成可以落地的方案或产品 。

        大创评级:大创评级可分为国家级(经费8k)、省级(经费5k)、校级(经费1k) ,评级越高支持经费越多 ,相应的对项目质量、成果产出要求也更高(但写在简历上也更加分)。

        大创结题 :按照所需的结题成果不同可分为竞赛类 、学术创新、技术创新 、产业实践类 ;如竞赛类要求的结题成果可能为大创队员为第一顺序的国/省赛奖项;学术类要求的结题成果为大创队员一作发表学术论文;技术类结题成果要求队员一作的专利成果等 。按成果质量结题成绩有优秀、良好 、合格几档。

        ※大创与互联网 挑战杯的区别

        大创为规定时间期限内参与导师项目的过程。大创不是比赛,重在对项目的参与,最终成果多种多样,如拿项目去参加比赛,成果就是竞赛奖项 ;研究项目并写论文 ,最终成果就是学术论文而没有竞赛奖项 。互联网 和挑战杯是教育部举办的创新创业比赛,手上有了大创项目 ,可以用该项目去参加互联网 和挑战杯比赛,此外还可以用这个项目参加其他对口的比赛,最终获得成果为竞赛奖项。

        2、大创时间线

        大创的流程和时间线大致为 :

        1. 前期准备(初选拔)

        2. 项目申报 每年3 、4月

        3. 中期答辩 每年5 、6月

        4. 结题答辩 次年4、5月

        部分学校会在前一年的11-12月进行一次初选拔 ,之后再进入到项目申报的环节 。具体时间线参考学校创新创业部给出的官方文件为准,不同学校可能有所差异,但大都包括如上几部分,大创总体的时间线在1-1.5年左右(由于周期较长,在大三准备保研和大四准备考研复试和留学的同学需要考虑时间线 ,避免错过丰富简历的机会)。

        同学参与情况:

        按照此时间进度,大家比较general的时间线是大二下一整年参与项目,大三下正好带着成果结题  ,同时项目成果可以用于保研。可以说,大二时期参加是最好的时间节点 。

        但也有同学大一就参加,虽可以提前参与项目 ,但也会面临大一缺乏专业基础和与众多基础课与项目冲突、时间难以兼顾的问题。

        也有同学错过大二的参加时机,可以选择大三参加,利用已学过的专业知识的积累迅速出成果,相比于大二的学弟学妹也更有经验 ,易获得更高的评级。缺点是大四临毕业前还要顾及结题答辩等 ,毕业前夕任务较重;且可能错过部分升学申请等。

        3、参加大创的优势

        1. 获得竞赛/论文/专利成果:参与科研项目,根据不同方向的结题需要可获得一系列成果,如竞赛省奖国奖、论文、专利(且一般要求团队成员1、2作)等,这些成果可直接用于学院评奖评优、保研外推等环节加分 ,同时也是保研简历初筛及面试过程中很看重的项 。

        2. 丰富个人项目经历 :一个好的大创项目可以很好的提升自我,快人一步的丰富个人经历,保研面试/考研复试中为个人综合能力背书 。

        3. 进入高质量平台:进入可以认识更优秀的同学 ,有和导师/学长学姐交流的机会,提升自我更高水平的平台。

        4. 个人能力提升:参与科研项目,锻炼文献查找、英语水平、软件使用、答辩路演等综合能力。

        二、从0开始组队

        找选题

        【专业 兴趣 热点】是一个比较通用的思路方向。

        实际选题时可以兼顾国家政策导向、社会痛点热点、学校偏好 、潜在的市场需求等。如近年来双碳目标大热,选题可向绿色环保、低碳化的方向思考;再如国家大力扶持乡村振兴 ,一些惠农方向非常有前景。

        大创选题重在有创新性。即在现有工作上更加创新的内容,如智能化(AI模型辅助 、机器识别)绿色环保、低碳化  、安全性等都是近年来热门方向,也是我们可以找创新点的思考方向;文科类如乡村振兴、助农  、文旅文创等。

        如果没有灵感的话,可以去借鉴借鉴历史经验,例如 :

        学校教务处每年都会公示学校该年度立项的全部各级别、各类型“大创”的名单;

        省教育厅每年会公布该省全部省级“大创”名单 ;

        国家教育部也会公示每年全部的国家级“大创”名单;

        可以从往年的立项课题中寻找灵感 。

        找导师

        选择是大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除了选方向就是选导师 。大创项目需要联系本学院1-2名导师作为指导老师,至少1个教授/副教授 。

        具体可以从三个途径联系老师:

        1. 专业课任课老师

        通过上专业课,可以大概确定自己专业哪些老师比较合适 ;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课对老师的性格、专业程度都有一定的了解,老师也通过学生的作业与课堂表现对学生有一个大概的认知;

        不过,在联系老师前可能还需要更加详细的对老师的空余时间 、是否带其他队伍等情况进行了解 ,否则可能会遇到“老师人很好 ,但无法为你提供帮助”的情况。

        2. 学院官网自行搜索老师

        每个学院都会在学院官网上公示教职工的简介,包括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 、职称职位、联系方式等一系列信息 ,如果感兴趣,还可以在谷歌学术 、百度学术、知网上继续查找老师往年的论文发表情况与影响指数(例如引用量、h-index等),从而全面地了解老师 ,看老师的研究方向是否感兴趣、是否适合作为项目指导老师。

        选定老师后,可以发邮件/发微信/到其办公室拜访交流  ,最终确定导师及选题。

        不过,导师在本科大创项目里一般起总体指导作用,实际和本科生的接触一般不太多;重要的还是看其方向自己是否感兴趣 ,看导师的做事态度等 。

        3. 学长学姐推荐

        这一点的优势在于前辈已经替你“踩过坑”,可以避开一些“只有联系后才会发现不合适”的老师;劣势在于不同人的情况往往不能一概而论,适合前辈的导师不一定适合你。而且学长学姐们都推荐的老师,往往也很热门抢手,可能你去晚一点就赶不上了。

        一般可以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自身兴趣选择。自己有idea的同学也可以主动找老师,但大多数情况为导师的课题,同学参与其中 ,进行一些创新/协助工作。一般导师会分给你研究生、博士的师兄师姐来带你,有问题和师兄师姐多交流即可。

        找队友

        大创计划面向国内高校全日制在校一、二、三年级本科生开展 ,团队一般为3-5人 ,原则上不超过5人。

        一般一个团队需要各种技能的人才,如负责宣传美工(海报设计、剪视频、公众号、logo设计等),文书撰写(写项目书、写讲稿等),科研(实验研究能力强的同学) ,善于演讲的同学(小组讨论、项目路演答辩)等,因此也鼓励跨院系、跨学科的合作。

        如果你是负责人,可以在年级大群、课程群等招募队员 ,写清楚自己有什么技能和经验 、需要什么技能的同学,可以提一下让同学带着作品来 ,以便选择更合适者;

        如果你想加入别人(大佬)的团队,也可以列一下自己具备的技能,能为团队提供什么价值 ,从而更快找到合适的团队 。

        更建议当负责人/核心成员,虽然累但可以切实参与全程,熟悉项目 ;作为大创项目的总负责人,完成的成果排名靠前,加分的权重值也更高;也有同学精力不够或者又想划水还想要成果的就需要点沟通social能力,让大佬愿意带你,成为大佬的队伍成员 。

        三、关键时间节点

        在大创进行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节点需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前期立项时需要提交立项申报书,需要对项目整体有一个初步的计划;大创进行将半有中期检查,检验项目进度,进行评级 ;大创完成时有结题验收 ,总结项目整体进行的流程等。

        在上述几个关键的节点需要提交一系列的证明材料 ,如项目书、路演ppt 、成果支撑材料等,这些提交的材料不仅是项目有序进行的证明,也与大创项目的评级、经费拨款等相关。

        前期立项

        前期立项需要在初步认识项目的基础上,对将要做的方向有一个整体的基础了解 ,对可能完成的成果有一个预期 ;需要提交立项申报书 ,参与项目答辩。答辩后可按计划开展项目 。

        中期检查

        在立项后的3-4个月迎来中期检查,其本质上是检查立项后项目所开展情况 ,决定项目是否能继续进行下去。一些项目因为中期完成度不好,会被予以中止 。同时,中期会进行项目评级,评定国家级 、省级、校级项目,并予以不同的经费支持 。国家级项目的报销经费为8000元 ,省级项目的报销经费为5000元 ,校级项目为1000元。

        中期检查材料中必须展示的内容有:

        项目进展情况

        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实施记录

        指导老师指导记录

        下一步安排

        若项目按计划顺利进展,甚至有较大突破 ,那不仅减轻了结题压力,也是对团队信心的极大鼓励。

        结题验收

        在大创将要结束时 ,会在结题验收的过程进行成绩评定,提交结题申请书 、相关证明材料等,并进行结题答辩。最终评定的结题成绩有优秀、良好、合格等 ,并颁发结题证书 。

        四、项目结题成果

        在大创时间线的末期需要准备结题。提交结题报告及成果材料。大创项目不同的方向需要的核心成果也不相同 。保证大创顺利结题,需要提前弄清所需成果。

        1. 是否要发表学术论文。如果需要  ,看要发表什么级别的论文 。一般对应的论文分为中文普通期刊 、北大核心、EI论文 、SCI论文、会议论文等许多种,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 ,说明论文水平越高,作为相应的结题成果也越有影响力 。且一般作为大创结题成果的论文会要求大创成员为论文的一/二作 ,因此需要提前与导师沟通好,有针对性的参与工作 。

        2. 是否需要竞赛成果 。比如挑战杯 、相关专业竞赛等。作为项目结题的核心成果,有时也需要竞赛的项目负责人人为大创项目组成员 ,因此在参与比赛过程中的协调分工应当有所侧重。

        3. 其他能够证明项目成果及创新价值的材料。

        这些需要结合具体项目进行准备和展示,如视频、音频、官方文件/协议、相关文书等。如项目是产品制作类的 ,最终可以附带产品的设计图纸、应用场景、实物模型等 。若项目为工艺流程类,不便于展示具体实物,也可以用视频展示工艺的运行过程。再如项目偏重与企业的实践,可以提交企业合作证明等文件材料 ,也是对项目顺利进行的佐证。

        干货|大学一定要做的大创,到底是什么?(大学弄大创到底有什么用)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