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大手拉小手 点亮创新星火 青少年科创人才 培养方兴未艾(大手拉小手科技创新伴我行)

        今年暑假前夕,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分校干了一件大事!学校与内蒙古大学正式签署“青苗创新实验班”的合作培养协议,开创了驻呼高校与中小学校全方位合作育人的先河 。

          根据双方协议约定,内蒙古大学将选派科研副校长 、科学家指导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分校遴选、发现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开展“中学生走进大学实验室 ,大学教授走入中学课堂”活动 。内蒙古大学支持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分校创办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和载体 ,双方共同实施“英才计划”项目 。

         具体来说,内蒙古大学将对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分校学生全面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与内蒙古大学教授、项目导师进行面对面的学习和交流 ,同时,内蒙古大学还将特聘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作为研究指导教师,让这些中学生们充分感受“科学大家”的风采 ,充分发挥大学精神在学术引领和人格养成中的重要作用。此外 ,导师会为这些中学生“量身定制”培养方案,让学生在参与科学研究中锻炼自主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基础学科的兴趣。

         不仅如此,双方还就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紧密衔接新高考,共同落实跨学段育人,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科技创新青少年后备人才的有效模式达成协议。

         其实,早从2017年开始,内蒙古大学就进行了跨学段育人的有益尝试 ,与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对接实施“英才计划”。截至目前,已经培养出了3期共70余名优秀学员。今年,内蒙古大学再次作为“英才计划”的试点高校 ,与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化学、物理、数学 、生物和计算机五大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对接,由学校的学科带头人、教授  、博士生导师直接承担起对中学生的教育 、培训工作,培养周期为一年。

         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22班的许桐恺是该校2021年入选“英才计划”学生中的一员,他的导师是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祁智。导师为他制定了一整套个性化培养方案 ,并建立了直接指导的模式 。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 ,许桐恺对于牧草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热爱 。他说,科研学习让他视野开阔、建立了科学思维,希望能像前几期的“英才计划”师哥师姐们一样 ,在“毕业”时有点儿小成就。

         确实,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前三期“英才计划”学员们收获颇丰,他们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研究课题、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项) ,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国家工信部组织的小小创客大赛、“认证杯”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以及各种竞赛中屡获佳绩 。这些都让学员们成就满满 ,不仅在内心种下了科学的种子 ,而且在各方面的学习中都有很大进步,第一期学员中有3位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

         “内蒙古大学是我区唯一一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学,有较强的的科研平台。师大附中是全区知名中学 ,有优秀的中学生生源 ,因此 ,双方合作开展‘英才计划’将成为发现和培养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一种有效模式。”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邢万金教授说 。

         7月23日 , 2021年内蒙古“英才计划”中期评估汇报会在内蒙古大学举行,来自内蒙古大学、自治区教育厅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中央民大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分校、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教师以及学员等参加汇报会。汇报会上,学员与导师充分沟通交流 ,听取完学员的中期汇报后,专家导师们纷纷给出了的中肯的意见建议,并亮出了下半年的个性化培养计划。

         “期待更多真正热爱科学 、有耐心钻研探究的中学生加入‘英才计划’ ,期望科学的种子能在越来越多中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培养更多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这是专家导师们最深切的期许,相信 ,这也是跨学段育人的目标所在。

        《内蒙古日报》记者 刘志贤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