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新能源船舶设计订单去年3艘今年110艘,武汉理工驶入百亿“新蓝海”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4日讯(记者汪洋 通讯员谢小琴)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理工大学获悉 ,截至近日该校今年已接到110艘绿色新能源船舶设计订单 ,每艘船的造价约1000万元,正快马加鞭生产制造。

        新能源船舶设计订单去年3艘今年110艘,武汉理工驶入百亿“新蓝海”

        武汉理工大学研发的新能源船舶“港航船途01”。

        “前年,我们的新能源船舶设计订单量还是零,近两年来增长迅猛。”武汉理工大学船舶邮轮中心负责人裴志勇告诉记者,“短短一年时间,订单量从去年的3艘增加到今年的100余艘,呈指数级爆发式的增长 。”

        今年5月至今 ,3艘新能源船舶已下水投入商用,实现了“零”的突破。裴志勇说,“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长江生态大保护战略深入人心。淘汰传统柴油船舶 ,改用新能源船舶,越来越成为用船企业的共识。

        今年 ,武汉理工大学接到的110艘设计订单来自省外两家企业,分别是安徽省港航集团、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邓超风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作为山东省从事航运的最大企业,今年首次将业务拓展到内河航运,委托武汉理工大学设计100艘新能源船舶。

        “我们在寻找合作伙伴时非常慎重。”邓超风告诉记者,“双碳”战略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事情,企业既要算“经济账”,也要算“政治账” 。综合比较国内多家设计研发单位发现 ,武汉理工大学的设计方案更加节能 、环保、经济、高效 ,与企业需求无缝完美对接。

        新能源船舶设计订单去年3艘今年110艘,武汉理工驶入百亿“新蓝海”

        武汉理工大学研发的新能源船舶“理航渝建1号”。

        据了解 ,武汉理工大学自2002年开始主攻内河绿色智能船舶的研究,成为该领域国内领先的科研单位 。2016年 ,武汉理工大学集成国内各单位优势专家资源 ,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

        该项目负责人,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首席教授、博导吴卫国介绍 ,武汉理工大学研发的万吨级油气电混合动力绿色智能散货运输船 ,碳排放量相比传统柴油船下降超过30% 。另外一种3000吨级纯电动集装箱船,设计为“即插即拔”换电模式,船上搭载2个箱式移动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约300公里 。全程零排放、无污染。

        今年已下水的3艘新能源船舶已行驶在长江干流 、安徽裕溪河和山东小清河。接下来,武汉理工大学准备将业务扩展到淮河、赣江、闽江、京杭大运河等内河流域 。近期将在安徽建造10艘新能源船舶;3年内在小清河建100艘;京杭运河的船厂近期也已开工,计划每年建造400艘新能源船。

        目前仅长江流域就有十多万艘传统柴油船 ,新能源船舶的市场渗透率还不到1%。裴志勇说,“市场需求非常大,可预见的市场规模已达百亿元 。这片非常广阔的新蓝海,我们已率先启航。”

        【编辑 :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 ,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