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德胜钒钛“1234”党建工作模式牢筑三大堡垒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党建工作的4321)

        非公有制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

        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关键在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独特优势作用 ,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 ,实现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同频共振 、互融共进 。

        淬火成钢,百炼成钢。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胜钒钛)党委于2003年8月4日成立 ,听党话、跟党走 ,每一步都紧跟党的步伐,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融入生产经营,经过8年的探索实践,打造了独具德胜特色的“一融合——党建融合生产经营 、两培养——把员工培育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 、三引领——引领政治生态 、引领员工思想 、引领社会责任 、四服务——服务企业发展、服务企业文化 、服务企业党员 、服务职工群众”的“1234“党建工作模式,2011年 、2015年两次被评为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8年创建成为四川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企业。

        近几年来 ,德胜钒钛在党建高度 ,标注新时代“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信念维度和精神刻度 ,生动诠释“1234” 党建工作模式牢筑三大堡垒,助力企业从升级转型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把员工培育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榜样、把榜样培养成文化 ,德胜钒钛提供了非公企业党建之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益探索。

        10月28日 ,由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广播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书记龙门阵”主题坝坝会》在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乡村频道(SCTV-9)播出,被评为“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炼钢厂党支部书记冉顶立用党支部响亮喊出“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创新有我”的口号,组织骨干党员积极攻关,最终实现提钒工艺突破性进展的案例和德胜党建工作模式展现了德胜党员在公司创新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这个炼钢厂党支部现有党员46人,32名党员成为业务技术和管理骨干、占党员总数71%。“党支部和党员是我们攻坚克难的‘金刚钻’,带头揽下了多个‘瓷器活’。”炼钢厂党支部书记、厂长冉顶立的自豪溢于言表。该支部有2个党员创新工作室 ,其中有13名党员,占总党员数的30% ,支部通过“工作室带项目、党员带群众”开展创新攻关,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已累计申报专利72项 ,近年来实施项目40余项,降本增效1.4亿元,不仅有效解决了一批制约生产的疑难问题,还持续推动着炼钢提钒技术的攻关和创新 ,加力德胜钒钛高质量发展。

        这个炼钢厂党支部是德胜钒钛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同频共振 、互融共进的缩影 。

        筑信念堡垒:答好“为了谁”

        德胜钒钛党委辖基层党支部12个,党员415名 ,其中高管 、中层正职党员比例达95%,中层副职党员比例达85% 。——如此高占比的党员结构,民营企业德胜钒钛为什么能?

        企业实现从“身居内陆”到“融入成渝”历史性突破 ,从“一钢独大”到“多链协同”历史性转变,从“困境突围”到“百亿强企”历史性跨越。——如此强韧的高质量进阶 ,民营企业德胜钒钛凭什么能?

        “党建是企业发展的定盘星和动力源,党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组织保障,党建红、德胜强,这是公司用26年时间沉淀的信念。”德胜钒钛党委书记 、董事长周平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注解,“非公企业要健康发展 ,非公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 ,必须主动融入大局 、顺应大势,回答好发展‘为了谁’这个方向性问题。当前我们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火如荼 ,就是为了以学增智 、以学促干,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周平表示,理想信念是总开关 ,党建是向心力凝聚力,公司始终坚持“党建红、德胜强”理念,努力把员工培育成骨干 、把骨干培养成党员 ,把党员培养成榜样、把榜样培养成文化 ,“红色引擎”成为该公司建设钒钛新材料高科技企业的坚强堡垒和恒久动能 。

        德胜钒钛“1234”党建工作模式牢筑三大堡垒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党建工作的4321)

        德胜钒钛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平在一线调研党建工作 。

        党建引领筑牢信念堡垒,培养造就有理想、信念强的现代产业工人队伍 ,德胜钒钛找准了定盘星和动力源。突出顶层设计,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战略发展中心工作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基层党组织实现“100%设置专门的党务科,100%配备专兼职党务人员 ,100%建立党员之家 ,100%落实党建工作经费”,坚持并形成了“支部建在一线 、党员责任区建在重点车间、职工小家建在班组 、党员示范岗建在关键岗位”。建立完善党组织与经营管理层双向互动机制,严格执行党委书记 、党支部书记与企业管理层“交叉任职 、双向进入”。培育“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党员先锋示范岗”“党员示范班组”“流动红旗班组”“德胜巾帼标兵”“德胜工匠”等200多个群体、个人典型示范,党旗在德胜高高飘扬、标杆在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挺立 ,引导员工向优秀党员 、先进典型看齐 ,建设实干创新的红色团队。2022年该公司被列为第二批省级层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  、行政主体负责、工会协调推进、团委主动配合 、部门各司其职”的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模式和常态化、长效化体制机制,打造了班组管理APP、技能大赛等五大产业工人培养平台 ,有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建设改革试点案例入选全国 、全省案例汇编。

        “党建红 、德胜强”,逻辑清晰地回答了德胜钒钛“为什们能”和“凭什么能”。

        德胜钒钛“1234”党建工作模式牢筑三大堡垒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党建工作的4321)

        2022年10月18日 ,德胜钒钛“喜迎二十大 运动展风采”趣味运动会开幕。

        筑制造堡垒:答好“我是谁”

        德胜钒钛“1234”党建工作模式牢筑三大堡垒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党建工作的4321)

        重温入党誓词。

        众所周知,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具有许多先天缺陷,突出表现在 :多元素共生导致冶炼难度大,磷硫含量较高环保压力大以及品位低矿山开采成本高等方面 。而四川的钒钛钢铁产业依托攀西的钒钛资源 ,就必须进行钒钛产业技术革新 。

        正因为如此,德胜钒钛始终坚持低碳绿色发展,联合国内钒钛产业领域重点企业、高校 、科研院所,联合国内钒钛产业领域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 ,着力解决钒钛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卡脖子”难题 。

        锚定目标后 ,一场持久的科研攻坚战在德胜拉开帷幕 。从开展极贫钒钛磁铁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工艺的研究和应用 ,实现边界品位铁(15%)、尾矿中极低品位钛(4%~5%)的资源回收利用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起步 ,德胜钒钛全方位布局创新主体、孵化平台等资源,自建钒钛资源高效利用中心、乐山市钒钛工程研究中心,共建了钒应用技术推广中心 、四川省钒钛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 、川渝冶金绿色智造与资源循环重点实验室等16个创新平台 ,重点推动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提钒提钛、钒铬联提清洁化生产 、短流程制备钒电解液等“卡脖子”技术取得关键进展,通过优势互补、集体打拼,努力让技术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举旗帜,党建驱动显活力。在高度重视整合资源,促进高水平科创平台提档加速的基础上,德胜钒钛还不断深化“全员创新”活动内涵,特别是促进基层党支部技术创新工作再提升再优化,扎实推进“降本挖潜和小改小革”为主的技术创新专题活动,开启了党建“搭台” 、技术“唱戏”的新模式,以点多面广的“微创新”为企业带来“大效益” ,促进了党建与创新工作的有效融合,实现党建与科创“双促进”。同时,该公司党委工会设立创新基金,每年组织技术创新成果评比奖励 ,党员带头 ,全面调动员工创新热情,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各党支部组织党员、员工围绕生产、工艺、安全 、管理等方面提报意见、建议达3600多条,采纳率98.5%,获奖率51%以上 ,初略统计实现降本5000多万元,有效促进了管理的优化提升和挖潜降本增效,并解决了职工最关心的园区绿化 、工作休息环境、餐饮多样性等方问题20多个,提升了职工群众满意度。

        ……

        德胜钒钛“1234”党建工作模式牢筑三大堡垒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党建工作的4321)

        党员创新工作室成员讨论攻关项目 。

        勇涉激流险滩 ,德胜钒钛跻身多个“国字号”方阵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第三批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国家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德胜钒钛成功实现从普通钢铁公司转型绿色智慧发展、以钒钛钢铁业为主要价值载体的新材料高科技企业,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走在民营钢企前列,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 、强国之基。锚定制造主业,聚焦高质量主题,德胜钒钛全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之路——建造固、液 、气三大废弃物全回收循环利用产业链 ,实现废渣零库存、废水零排放、废气超低排放、煤气全利用;在2020年10月率先完成钢铁企业高硫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超低排放改造,也是目前国内首条一次性全面实施“高硫”烟气超低排放综合治理的环保设施,提前4年达到国家超低排放要求 ;公司获评2019年度“四川绿色经营百佳民营企业50强”,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入选四川省循环经济典型案例,2020年1月成为四川省第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企业 。

        特别是去年该公司产能置换节能减排综合技改核心项目——1250炼铁高炉建成后 ,实现高炉入炉钒钛比例从70%提升至75%以上,提钒率从80%提升至100%,五氧化二钒产量从1.2万吨提升至1.5万吨以上 ,颗粒物排放下降53%,二氧化硫排放下降64%,氮氧化物排放下降36%。

        “艰苦岗位有党员  、关键时刻有党员、攻坚克难有党员”,在德胜钒钛,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公司10个创新工作室,党员比例达90%以上,2023年以来提出合理化建议85条 ,完成课题攻关项目25个,为公司节约成本5000多万元、提升效益2000多万元。党组织带动建立科学立体培训体系和全员创新平台 ,公司累计获得授权479件,发明专利突破100件大关 ,公司连续6年入榜四川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能力100强 ,其中党员创新工作室主要参与200余项 。

        党建引领创新发展,德胜钒钛务实答好了“我是谁”这个主责主业问题。

        “党建红、德胜强”,既是信念,也是方法。

        筑责任堡垒:答好“依靠谁”

        今年1月 ,德胜钒钛再获乐山市“栋梁工程扶贫助学公益活动贡献奖”荣誉。此外 ,改公司还获得2019年“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2021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多项光荣称号。

        德胜钒钛“1234”党建工作模式牢筑三大堡垒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党建工作的4321)

        轧钢厂党支部重走长征路党史教育活动。

        秉持“发展企业、回报社会”价值理念,将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相融合 ,德胜钒钛用温暖与爱心答好“依靠谁”这道社会责任题 。党委引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着力构建党建发展共同体 :一方面 ,党建引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监督和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关爱员工、依法纳税、爱护环境、带动周边、奉献社会,保证企业内部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 ,打造“资金帮扶 项目帮扶 就业帮扶 产业帮扶 技能帮扶 教育帮扶”6大帮扶模式。近几年来,德胜钒钛在“万企兴万村” 、栋梁工程社会等公益事业捐款达4000多万元 ,如该公司捐资2000万元共建的“乐山市社会扶贫爱心基金” 截至2022年,基金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中小学生 、留守儿童1.4万人次,帮助了3500余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软晶体手术治疗,资助了全市9个产业扶贫项目 。20多年来,德胜钒钛在抗震救灾、“红色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等社会公益领域累计捐资捐物达2亿元。

        发展企业,回报社会  ,2021年德胜钒钛邀请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组织专家团队完成了《德胜钒钛公司碳达峰及低碳发展行动计划》的调研和编制,并开始对行动计划中拟定的40项“碳达峰及低碳发展规划重点项目”逐步推进实施 ,致力深挖企业减污降碳潜力 ,做好低碳转型顶层设计 。2022年启动的“十四五”产业倍增项目——以1250m³高炉产能置换节能减排为核心的综合技改项目及同步结合《行动计划》对存量环保设施和工艺进行全面提升改造项目 ,目前钒钛炉料超低排放、3#高炉节能低碳升级大修改造等10余个项目相继建成,剩余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本轮升级改造完成后,将提前实现整个园区全流程超低排放。

        “党建红 、德胜强” ,既是品牌 ,也是文化。

        作者|王立新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