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陕西:抓全流程规范提升 加强衔接资金项目管理(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培训)

        陕西省坚持把资金项目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开展项目建设质量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制定《陕西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管理操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操作指南》),从项目谋划、项目入库 、项目实施、绩效评价、项目资产后续管理5个方面,对资金项目管理进行全流程规范提升 ,促进项目建设高质高效,提高衔接资金使用效益。

        引导市县镇村常态化、精准谋划项目

        一方面,紧盯农民群众急难愁盼和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目标,明确了产业发展类、就业类、乡村建设类 、易地搬迁后扶类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类等衔接资金支持的不同类型项目范围 、内容、谋划方式,引导市县镇村常态化、精准谋划项目,确保项目契合政策支持方向 ,确保脱贫群众能受益、多受益 。

        另一方面,围绕项目能落地 、建的起 、用的好,正视村级谋划力量薄弱的现实,推进县级指导、镇级上手 、专业部门参与,充分调动帮扶单位 、高等院校及专业规划机构的积极性,切实提高项目谋划的针对性科学性 ,坚决杜绝出现“负面清单”内容,有效解决各类项目“谁来谋划、怎么谋划”的问题。

        明确不同项目的入库程序 动态管理项目库

        《操作指南》对项目入库程序、注意事项、责任单位及项目库建设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明确。对拟入库项目 ,到村的坚持“村申报、镇初审、行业部门审核 、县级审定”,跨区域、规模化的由乡镇或行业部门充分征求相关村组意见后提出 ,由县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科学性 ,以及用地 、环保等约束性因素和联农带农等合规性审核审查 ,严格县 、镇 、村三级公示公告程序  。特别是,建立提级审核机制 ,增加市级核查和省级抽审环节 ,有效提高项目可行性,避免“钱等项目” 。对项目库 ,严格实行动态管理,对条件不达标 、跟不上发展要求的坚决退出 ,对3年未执行的坚决剔除。截至6月底,全省入库项目4.3万个 ,计划投入资金474.96亿元,基本做到资金一到位即可启动。

        5个工作日完成审批和资金拨付

        坚持“优先保障巩固脱贫成果需求的项目 ,优先安排实施防止因灾因疫返贫急需的项目,优先支持带动能力强、利益联结机制紧密、资金使用效益好的项目”,《操作指南》规范了项目年度计划编制 、组织实施 、竣工验收、决算审计等工作要求和推进机制 。

        具体落实上 ,比如资金拨付环节,推行“5355”限时办结制,市级5个工作日内下达预算,县级3个工作日内通知项目主管部门并由其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计划,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和资金拨付,倒排工期、清单管理 、责任到人,确保衔接资金支出进度在4月底 、6月底、9月底分别不低于30%、50%、75%,项目力争当年实施、当年见效。将衔接资金使用效益 、支出进度作为考核评估重要内容 ,实行“周统计、月通报、季调度”,对季度排名前两位、后两位的,在全省季调度会上分别作经验交流、表态发言,倒逼资金支出提速度、项目建设高质量。截至6月底,全省年度计划实施项目开工2.33万个,开工率超过99%,衔接资金支出进度达70.33%。

        不断健全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监督机制 ,加强全程动态监管

        严格实行衔接资金项目绩效评价 。项目竣工后,落实“实施单位自评、县级财政和行业主管部门复查、省市财政和行业主管部门抽评”逐级评估。加强资金项目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与项目验收、考核评估及下一年度资金分配挂钩,引导督促各地把衔接资金用好 、用在刀刃上。

        对项目形成的资产 ,实行分类管护。按“谁所有 、谁管护,谁使用 、谁管护 ,谁受益、谁管护”原则 ,经营性资产由产权主体与经营者签订协议明确责任 ,公益性资产由产权主体明确管护责任人并签订管护责任书,到户类资产由农户自主管护和运营 ,镇、村和行业部门加强指导 。

        收益分配严格按照资产管理制度实施,对没有明确规定的 ,通过村级民主评议提出具体分配方案 ,及时公开公示接受监督 ,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收益对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优先倾斜分配。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监督机制,不断加强全程动态监管。

        省级层面将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纳入日常督查、专项检查和绩效评价范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不断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基础。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