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化融合新探索(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研究成果)

        文 | 马国东

        来源 |《国企》杂志2022年2月刊原创文章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化融合新探索(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研究成果)

        在当前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两个“一以贯之”和“四个坚持”的重要论述 ,进一步创新探索党建经营深化融合的新路径,推动融合工作真正落实落地,实现从“有形”向“有效”的根本突破,仍然是需要持续研究和深化探索的现实课题。

        推进深化融合的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实施党建经营深化融合,有利于发挥国有企业独特政治优势,将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发展动能 ,有力推动国有企业在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深化融合是加强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必须坚持的重大政治原则 ,无论国有企业改革如何深化 、体制机制如何调整 、治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如何优化 ,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决不能有任何动摇 ,党的建设决不能丝毫放松 。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 ,把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健全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强化和落实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决定权、把关权和监督权,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领导地位。

        (二)推进深化融合是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是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重要政治责任,保持国有企业的政治本色必然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到实处。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必须要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作为应尽之责 、分内之事 ,自觉融入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之中,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要与加强内部管理、从严治企相结合 ,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 ,全面加强企业内控风险管理,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和管理提升 ,促使国有企业合规运营 、干部员工廉洁从业。

        (三)推进深化融合是发挥国有企业政治优势的必然要求 。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政治优势之所在 ,要发挥党建工作强根固魂的作用,将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的强大动力。正确把握好“发展为谁 、发展靠谁 、发展成果由谁共享”这个根本问题,紧紧依靠职工群众这一根本力量,充分运用党的各种优势,通过深化融合更好地凝聚发展共识 、集聚各方力量 ,形成赢得激烈市场竞争的发展优势。

        (四)推进深化融合是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党建和业务是一个有机整体,目标一致,不可分离,都是为了促进国有企业发展 。党建工作要把服务生产经营、提高经营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紧密结合改革发展大局和生产经营中心开展党建工作 。国企党建绝非“虚功”,只要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 、做强了就是竞争力,通过深化融合将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企业改革发展的“硬支撑”,有力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深化融合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的实践充分表明“融合出领导力、融合出凝聚力 、融合出生产力、融合出竞争力” ,基本上从思想观念上解决了“为什么融”的问题,并围绕“融什么”“怎么融”从制度设计 、组织建设、载体创新、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但从近几年国有企业巡视巡察和党建考核发现的问题来看,有的基层单位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在“有形 、有神、有效”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

        (一)在“有形”上执行落实尚有不到位现象 。主要表现在有的理论学习不同程度上存在“不深”“不透”的问题 ,传达学习文件多 、结合业务实际开专题研讨和互动交流少,存在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建基础性工作不到位的现象;有的为抓党建而抓党建 ,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的现象依然存在 ,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开展特色工作较少 ,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较多;有的事务性工作、程序化内容过多 ,形式化过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困扰基层 。

        (二)在“有神”上形神兼备还不够自然。主要表现在有的对主责主业了解不深 、对中心工作把握不到位 ,导致契合点、切入点找得还不够精准;有的党建载体存在口号化、概念化 、空心化的现象,没有从服务业务发展、促进生产经营的视角出发,党建活动主题不够鲜明、内涵还不够深刻,在形式上生动活泼不够、吸引力不足 。这也反映出有的党务干部抓党建融合的能力不强 ,不善于从党建引领、推动业务发展的角度思考和谋划工作  ,不善于结合实际创新工作载体 ,在一定程度存在为“融合”而“融合”的现象 。

        (三)在“有效”上作用效能发挥不充分不明显 。主要表现在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的深度不够,党建工作政治优势未能有效发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不明显 ,党建特色品牌效应和长远带动作用发挥得不充分 。同时,党建融合成效的考核评价机制还不成熟 ,较难评价党建工作对生产经营的推动促进作用,党建考核评价关注台账和留痕相对较多 ,在精准有效上还有差距 。

        推进深化融合的新路径

        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化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长期性工作  ,重在落实落地取得实效。在推进深化融合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 、注重实效的原则,既要注重顶层设计,从“目标管理、工作运行 、考核评价”等方面,明确党建融合工作的制度指引和推进路径,更要注重基层首创,充分发挥基层活力和创造力做到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努力实现从“有形”向“有效”的根本突破 ,将党建成效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重点在“四个着力”上下功夫 、求实效。

        (一)着力在强根固魂上深化融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保障作用 。

        一是要展现国有企业的政治担当。要紧紧围绕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发展、推进转型升级、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提质增效等企业中心工作来推进党建融合工作,在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中展现担当作为。

        二是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结合全面从严管企治企 ,在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中融入党风廉政建设,建设企业合规文化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纪检监察 、巡视巡察、审计内控及职能部门监督等多种监督贯通融合的大监督格局 ,为生产经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

        三是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落实国企好干部标准,发挥好党组织对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 ,建设一支以企业家为龙头,覆盖经营管理、科技创新 、技能技术等各方面符合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四是要注重国有企业文化价值体系建设 。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构建国有企业对党忠诚、担当尽责、强企报国 、奉献社会的价值体系 ,凝聚全体干部员工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磅礴力量。

        (二)着力在两个“一以贯之”上深化融合 。以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为核心,党建工作全面嵌入企业管理各环节 。

        两个“一以贯之”和“党建进章程”要求党建工作从领导体制 、运行机制、制度规范、工作考核等方面嵌入公司治理。各级党组织在履职、行权、担责上有话语权,就能够为党建深化融合创造有利的条件 。

        一要坚持党建“进治理”,理顺党委和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关系,健全完善权责法定、权责透明 、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突出党委全面领导,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 。

        二要坚持党建“进前置”,明晰职权,梳理完善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 ,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 ,促进党建与决策管理有效衔接,把党的领导组织化 、制度化和具体化。

        三要坚持党建“到基层” ,创新活力在于基层,执行力量在于基层,党支部是推进党建深化融合的重要实施主体,要大抓基层、打通最后一公里,注重与“支部标准化建设”有效衔接,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将基层活力和创造力体现在工作实效上,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四要坚持党建“到岗位”,落实到党员干部本职岗位上,党员干部自觉亮身份、做模范 ,亮承诺、展作为 ,按照“党性强、能力足 、落实好 、作风优”要求,在履职尽责和攻坚克难中奋勇争先 、担当作为。

        (三)着力在载体建设和行动落实上深化融合,以打造“融合”载体品牌为发力点 ,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一是话语体系要融入,找准“融”的出发点 。按照“生产经营出题、党建工作破题”的思路 ,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形成一致的话语体系 ,在目标管理上同谋划、同部署 ,在行动落实上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动员和集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 ,形成“同耕一块田、同唱一台戏”的工作局面。

        二是行动落实要融入,找准“融”的发力点。找准契合点和切入点才能保证融合深度和融合效果,在契合点、切入点的选择上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 ,围绕提质增效、市场开拓、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安全生产等中心工作找准融合发力点 ,鼓励基层紧紧结合业务实际开展主题鲜明 、富有特色的党建品牌创建活动 ,推进“党建 ”模式 ,使党建工作有依托、有抓手 ,让党建工作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同时要注重总结提炼,建立实践样本,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融合党建工作方法,发挥融合党建品牌示范效应 ,以点带面推动党建质量全面提升 。

        三是发展创新要融入,找准“融”的创新点 。国企党建要围绕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规范治理 、管理提升 、技术创新等带来的新变化,创造性地把党中央的最新要求融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之中。比如要利用好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加大“数字党建”建设力度,用好“学习强国”等党建网络平台,运用现场学习和“互联网 ”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党建活动。

        四是担当作为要融入 ,找准“融”的落脚点。要明确各级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广大党员主体责任,特别是要抓住各级党组织书记和领导班子成员 ,建立主体责任清单和年度党建任务清单 ,建立“书记项目”书记领衔领办的责任机制,压实“融合”主体责任,督促各级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将党建工作责任和生产经营责任一起扛在肩上、落实到工作中;要抓住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 ,在党务干部选优配强上下功夫,推动党务干部与生产经营干部轮岗交流,在提高党建“融合”能力上下功夫 ,推动党务干部提高围绕党建抓业务的能力 ,生产经营干部提高围绕业务抓党建的能力,培养既懂党建、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逐步实现党务干部与生产经营干部融合共进。

        (四)着力在考核评价上深化融合,以责任落实为关键,构建党建深化融合的长效机制 。

        推进深化融合要用好党建责任制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推动形成闭环管理 ,激发融合内生动力 ,构建深化融合长效机制。

        一是要层层压实党建责任制,实现到岗到人 ,将党建工作内嵌到领导人员个人业绩考核指标之中 ,明确量化评价指标,督促领导人员安排工作时同步部署党建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时自觉将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坚持做到每次党组织重要会议必提党建要求,下基层调研必指导党建工作 ,督查基层工作必督查基层党建 。

        二是要加强日常督导检查力度,围绕企业党建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和各级党组织党建主体责任 、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履行等重点开展日常督导检查,把过程督导和结果考核结合起来,既看“怎么做” ,又看“怎么样” 。

        三是持续改进“述评考”方式办法 。在“述”上党组织书记要紧扣自身抓党建的履职情况进行述职  ,不能以党组织述职代替书记个人述职 ,不能以生产经营工作代替党建工作;在“评”上要在述职评议大会上接受职工代表评议和年度绩效考评时接受民主测评 ;在“考”上要科学设置考评指标 ,持续优化考核方式方法 ,“党建工作得分”在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要占相当比例分值。

        四是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党建考核结果不仅作为评先评优、绩效分配的重要指标之一,更要与任期考核激励、干部选拔任用挂起钩来,切实督促和推动各级党员干部把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治企兴企经营责任一体落实,舍得投入时间 、精力和资源 ,推动党建融合工作走深走实。

        作者为中海油华北销售公司党委书记

        编辑丨叶子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