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Plan:目标与计划管理(最详细、最齐全)!【标杆精益】

        目 标

        就是希望达成的状态,计划就是达成状态的一些方法 ,一些步骤,这就是目标跟计划 。

        没有计划的目标是空想 ,没有目标的计划是瞎做 ,所以又要有计划 ,又要有目标,这两个是合而为一的东西。

        —1—

        目标与计划的定义

        企业里面有计件的工人,也有计时的工人,计件的工人积极性会比较高 ,因为计时的工人没有计件的人有目标 。

        外资企业 、民营企业、国营企业,哪些企业管理会比较好?最好是外资 ,第二是民营 ,第三是国企 ,也不一定。

        {案例1}

        在苏州工业园有一个工厂,意大利的,织一种工业布,那不是普通的布 ,规定每天要织3000米到5000米,一个班能织3000到5000 ,但工人到3000米就把机关掉 ,在车间里面睡觉,睡到下班回家。

        中方的管理干部就跟老外说 :我们能不能这样子 ?4000米就有奖金行不行?不行 ,一定要5000米 ,5000米怎么样?5000米就很辛苦。

        所以这个厂就是没有一个目标管理,有目标没有管理。3000就可以,天天做3000 ,做完就在车间里面睡觉。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分外资好 、民营不好,国企不好,其实有的国企也是管的很好。

        只要有目标 、有计划、有工作量给员工,那个企业管的就比较好。凡是没有工作量,什么要求都没有的,这个就不好,这就说明了目标的作用 ,一个人有目标跟没目标是不一样的。

        人们喜欢打保龄球 ,原因有以下几点 :

        第一,目标明确 ,就是要打倒那个东西 ;

        第二 ,打保龄球 ,它的目标是可以达成的;

        第三 ,它是有挑战性的,是比较难打的 ,如果很好打就没人玩 ;

        第四,你打完它马上出分 ,有反馈 。

        如果能把工作设计成打保龄球一样,那么员工就喜欢玩,否则他就不喜欢玩 ,不喜欢玩就做不好,所以,目标给员工的重要性在这个地方  。

        每个人都喜欢适当的目标 。

        目标定得太高 ,他当然不喜欢,所以其实大多数员工还是喜欢有目标 ,因为没目标很无聊 ,整天在瞎干,不知道干什么,也不知道干了有什么用,所以目标给员工的鼓励作用是非常大的 ,但是目标要恰当。

        —2—

        目标的SMART要素

        目标的SMART要素 :

        第一,是明确的 ;

        第二,是可以测量的 ;

        第三,是可以达到的;

        第四,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第五 ,是有时间表的。

        这跟打保龄球合在一起,是目标明确、可达成、有挑战性 、有反馈 ,跟这个五个在一起,就构成一个目标,所以,人还是有目标快乐一点 。

        这个目标不是什么远大目标,比如我想买一辆车 ,想买一座房子,想这三年就娶一个老婆 ,这都是目标。

        一个人没目标跟行尸走肉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大多数人是喜欢目标的,多数员工也是喜欢目标的,如果不喜欢目标,不是他们不喜欢是你把目标搞错了、搞坏了 。

        {案例2}

        有一个北京的朋友曾经在深圳工作过 ,有人问你是喜欢北京还是喜欢深圳?

        他说喜欢北京,因为在深圳每天早上起来 ,就好像感觉有人在拿鞭子抽你的感觉,压力太大了。

        现在 ,压力大造出很多疾病,一个是焦虑症,还有一个是忧郁症,都是压力大造成的  。

        但是 ,完全没有压力好不好呢?也不见得。

        现在给大家三个选择 :

        第一 ,很强的压力 A

        第二,适当的压力 B

        第三,完全没有压力 C

        这三种状态 ,哪一种状态对人的身体健康 、对人的快乐最好?是B。

        所以 ,给员工定目标要记住,目标不可以太低,也不可以太高 。

        太低 ,你在侮辱他的人格,还有你在给他吃慢性毒药,目标越低 ,越做越差,越做越差;目标高 ,那是剥削他、压迫他;适当的目标就是给他快乐。

        {案例3}

        某个打字员原来打字速度比较慢,一分钟只能打35个字。同事为了让他快进步,就给他定目标 ,每分钟至少要打80到100个字 。

        第一个月要求他每分钟打到50个,第二个月65个 ,第三个月80个,第一个月就拿50个作为考核目标,第二个月65 ,第三个月80 ,三个月以后他有没有达到80个 ?已经超过了 。

        这就是一个适当的压力。如果完全没有压力,就由他去  ,是C ,他永远35个;很高的压力,一个月甚至十天就要他达到80个,达不到80个就扣他的奖金 ,就会把他逼疯。

        所以,给员工设目标要这么设 :现状、理想目标中间有台阶,不要一步达到。

        比如老板说,不良率要做到0.5%,但现在我们是2% ,不可能下个月就把它定0.5% ,谁都做不到。

        有没有可能说我们是0.5 ,但是先做到1,做到1要花多久呢 ?可以花一个季度或者半年,你要给他时间 ,一段一段的进步,这样每个员工都很开心。

        我们不光给他制定这个目标 ,不光给他有进步,还给他每个月都快乐一次。每个月达成目标了,快乐一下,达成目标又快乐一下,他快乐三次。

        天天有要目标,天天快乐,天天进步一点点,天天快乐,所以目标不要制定太高,一步一步地制定,这是最好的目标。

        —3—

        工厂里发杂目标的制定

        1.统计

        统计最关键的就是数字要准确、真实。

        可以定个目标 :数据的真实性,就是不能作假;真数据就是100,要么就是0 ;准确度 ,就是统计不要出错;及时性。

        那么,统计员就这三个指标: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

        2.研发

        一个研发项目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达成的。

        {案例4}

        李老师的师弟一直读博士 ,研究化妆品跟洗发用品,毕业时在广州某个日化企业找到了工作 ,老板给的待遇是10000元/月,同时要求以下条件:

        1.每个月至少研究出五个以上的新配方

        2.研究出的配方上市了以后,销售额的千分之一作为他的奖金提成 。

        这就是对研发人员考核 :

        第一 ,考他的完成的数量对不对,一个月做五个;

        第二 ,考他的质量,就是跟销售有关系的 ,就是好不好卖。

        所以,对于研发人员考核就模拟这个案例,第一要有个量,每个月要做多少事情,阶段性的考核他的进度 ,完成率;另外也可以模拟刚才那个案例,可以给他质量后面的一个考核 。

        3.设备

        -设备的停机率

        停机率不能单独考,一定要跟生产部门合在一起考核 。我们是这么做的,我们把设备部门包干了,怎么包干呢?

        假设工厂有三条生产线、三个生产车间 ,我们有三个设备维修人员,每一个生产车间就配一个设备维修人员 ,他就要跟这个车间的所有班组长员工一起来维护 ,这个车间设备的良性运转,怎么保养?

        怎么维护 ?怎么按操作规程操作?凡是这一个车间的设备出了问题,我们有一个比率,比方说一个月停几次机,一个月停多少时间,那么就根据这个来给他发奖金 。

        这个标准要跟班长 、组长合在一起考,那个组长和班长才肯配合他,这是一个考核标准。

        当机器发生故障后,三个人会同时去抢修 。抢修就要考虑抢修的速度跟质量,比方我们可以定义大故障 、中故障、小故障 ,应该是多少时间内修好。

        如果提前修好了,奖励 ;推迟修好了就有处罚。这个目标也定下来。

        -与设备人员的级别和要处理的问题相关 。

        设备人员还有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应该这么定,就是给设备人员定级 ,按级别来定他能够处理问题的级别,不同的级别薪水也不一样 ,级别越高 ,薪水也越高 ,这是为了鼓励他学技术。

        而且还要告诉他,一个设备人员如果修设备很厉害 ,设备维修人员的最高工资甚至可以拿到跟科长、经理一样高的工资,就给他定级 ,这也是一种目标,一种考核。

        4.质检

        质检有IQC、OQC、IPQC 。

        进料检验(IQC)考核指标有两个:

        考察有没有漏原材料;

        IQC能不能跟控制供应商联系起来,就是要跟采购部一起合作 ,对供应商进行一些评审,对供应商的考核,换句话说,能不能把质量问题卡在供应商那边 。

        所以,IQC能不能把他的考核目标往前移一下,移到供应商那里去 ,鼓励他到供应商那里去查核 ,把问题控制在那边。

        IPQC最好的考核方法,就把他的质量考核跟制造部的质量考核合在一起考,比方说班长 、组长或者车间主任,有一个考核就跟这个车间的IPQC组长的考核合在一起 ,质量考核目标是一样的 。

        换句话说,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生产部门怎么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不良 。

        OQC ,就是经查过以后出去了的质检,其实IQC、IPQC做好了OQC是可以取消的。

        比方说抽检,一百件抽五件,结果有不良品流出去了,怪他好像不公平,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做好IQC,做好IPQC,就不要做OQC了 。

        对质检人员的考核,一定要想办法跟生产人员考核结合起来。

        另外,对评检部或者评管部的经理的考核,除了考他的质量指标之外,还要跟产量跟交期挂钩。

        否则就出现“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 。”最好的方法就是又要考虑质量,也要考虑产量,也要考虑交期,特别是交期。

        当品质部跟制造部对质量观点有分歧时,最简单一个方法,让客户来判断。客户的代表就是企业里面的销售部,销售部知道这个货客户能不能接受?

        所以,如果评管部不签字,就叫销售总监签字,销售总监签字就出去 ,销售总监不签字就不出去 。

        要销售总监签字 ,他就要非常了解客户对这个品质的需求,就是这个货是出去好呢?

        还是不出去好 ,有时候是出去好,有时候是不出去好 ,所以,品质一定要考他的交期跟质量,当然权重可以稍微小一点 。

        —4—

        生产计划的特点

        1.生产计划也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及时性 ,一个是正确性,跟统计有点像。

        及时性的考核也可以变成程序的要求,凡是计划组接到销售计划,销售部门传来的定单,必须在半个小时之内把它展开成物料计划、生产计划布置下去,半个小时之内而且不能出错。

        如果搞了一天才出去,那边来不及了,当然出的快出错了也是麻烦。

        一个是正确率,一个是时间 ,因为它越快,对生产部门、物料部门越有利,越慢越不利。

        {案例5}

        有一家企业星期五拿到定单,但已经准备下班了,就决定不处理,留到星期一再处理。

        后来 ,针对这个问题专门规定,星期五下了班拿到定单都要处理,甚至还要求星期六星期天都要处理,怎么办 ?

        留人值班,因为生产线是24小时在转的 ,所以就要留人值班 。

        不留人值班,说我周六周日我休息了,计划星期一再做,就耽误两天,耽误两天对生产部和物料都是致命的,尤其是特别急单的时候 。

        2.新产品测试

        新产品测试应该属于研发部的,要把它整个放到研发部里面去考核 ,换句话说,研发部交出来的东西是好的 ,不管你有没有经过新产品测试。

        对整个研发部进行考核 ,要的是结果,如果没测试好,出来的新产品是不好的或者是出了问题,那是你的问题 。

        另外,研发部门还有一个考核 ,就是产品研发出来 ,它好不好制造?质量能不能控制 ?材料能不能买得到?这些都要考核 。

        我们对研发部门的考核是他研发出产品,要到生产线去指导生产线,一直到这个产品正常生产以后,这个研发工作才算完成了。

        所以,新产品测试就在这里 ,一直变成批量的生产,才能说这个产品研发完成了,否则只生产一个样品是不行的。

        每一个岗位都可以有目标的,主要有两个要点 :

        (1)这个岗位是做什么的?

        (2)要做到什么程度对公司是有帮助的

        这个程度就是他的目标 ,有的工作不知道做到什么程度 ,好像对公司都没有什么影响,凡是没有目标的岗位就应该撤掉 ,多余的岗位是没有目标的。

        3.计划的特点

        -预见性和可行性

        -指导性和可变性

        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什么都不想那就不叫计划了。

        比如,有人把他今天的工作做了个计划,八点钟做什么 ,九点钟做什么,十点钟做什么,十一点钟做什么,排的满满的 ,这个计划可行性并不高。

        如果有一个人来打断了半个小时,他整个计划全乱掉了 。

        可行性高要怎么做呢 ?上午留下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下午留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机动时间作为机动 ,这个计划可行性就比较强。

        能不能行得通也很重要。有的计划很宏伟,但是资源不够 、人员也不够 ,就没办法做,所以这些要考虑到。

        计划一定是可以变的 ,不可变的就不叫计划,所以 ,虽然计划没有变化快,但是还要做计划。

        —5—

        四象限计划管理

        计划的关键是要分清轻重缓急。

        Plan:目标与计划管理(最详细、最齐全)!【标杆精益】

        这是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就是重要又紧急的事情 ;

        -第二个象限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第三象限是紧急不重要的事情 ;

        -第四象限是又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

        身为一个工厂管理干部 ,不管是基层的还是中层的、还是高层的,我们最要关注的是第几象限的工作?

        如果你只关注第一象限的事情 ,叫做救火队队长,优秀的消防队员,你做的事情就整天抱着救火桶,到处在灭火。

        最先处理的是第一类 ,但最要关注的是第二类。

        第二类往往会腐蚀掉,第一类不会腐蚀的,有火烧起来 ,每个人都会去救火,但是第二类产生救火的原因很多人就不去找。

        锻炼身体也是一件第二象限的事情 ,重要不紧急,但是必须要关注的 。在工厂里面,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我们通通给漏掉了,天天去救火。

        第二象限要做的事情:

        -准备工作 、计划工作

        急了,计划都不做了,急急忙忙就去做,做了一半才发现错了,也就是说先开枪再瞄准 ,瞄准都没瞄准,一枪打过去飞到很远的地方 ,所以一定要先做计划 。

        没准备好的工作 ,宁可晚一点做 。一定要准备好再做,没准备好就花一点时间来准备。

        -预防措施

        其实一般的情况下救火,最多是前面三分钟,过了三分钟就逃命 ,叫消防车来收尸 ,防火比救火要重要得多。如果防火就不用救火了。

        -价值观的澄清

        告诉工人他在为自己工作。好好干,干好了以后可以多挣钱,可以多学东西多进步。

        他知道了以后跟不知道差很远的,“我要干”跟“要我干”是不一样的。所以  ,这个问题要慢慢澄清 ,如果不澄清,后面好多问题都会发生。

        -人际关系的建立

        -增强自己的能力

        Plan:目标与计划管理(最详细、最齐全)!【标杆精益】

        计划——管理人员在做

        实施——作业人员在做

        检查——检验人员在做

        行动——管理人员跟作业人员一起做

        以前我们查出不良品就把它放出来,现在查出不良品,要做一个PDCA循环来分析这个不良品的原因,把这个不良品的真实原因找到,让下一次不发生不良品,这就是PDCA循环的应用。

        PDCA循环是小规模的变化,慢慢的变,一个环一个环的变,不是一个大变,其实小变比较容易,大变比较难,很多小变化多很多小环 ,慢慢滚来滚去就会成为一个大环 ,成为一个大环,我们的工作就完成了 。

        —6—

        短/中/长期计划

        中长期计划 :年度计划,3 、5 、10年计划

        短期计划:日 、周、月 、季度计划

        计划:达到目的地的路线

        人们对计划的参与度越高,计划的实现越高。

        Plan:目标与计划管理(最详细、最齐全)!【标杆精益】

        这个图叫做甘特图。我们做项目的时候常用到这个图,也可以用来做工作计划 ,这个图里面少了的工作标准 ,可以在工作说明书里找到 。

        计划做的越长 ,它的可控性就越差 ,但是越短 ,成本太高,每分钟都做计划不划算,月度计划、周计划应该是比较合适的,日计划就稍微细了一点 。

        做计划是好,但是要考虑成本 ,考虑投入的人力和物力 。

        有的事情是很好,但是我们不做,因为成本太高了,我们要养成时刻进行成本核算的习惯 。

        JIT生产的长、中 、短期计划

        JIT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生产计划。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按定单生产的,所以,JIT的这个生产计划几乎是每一个企业都要做的。

        Plan:目标与计划管理(最详细、最齐全)!【标杆精益】

        -长期计划(1-3年) ,就是工厂明年做多少 ,后年做多少,因为有时候工厂的投资、建设,要按年来计。

        {案例1}

        某汽车厂销量下滑时却在大举投资建厂房,原来市场有波峰也有波谷 ,在波谷的时候就正好建厂,等厂一建好 ,正好波峰来临 。

        他们就做了一到三年计划 ,如果没做计划 ,不去造厂房,等到波峰来了,建厂房来不及了 ,所以,工厂要做一个中长期计划一到三年,为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厂房的投入,还有建设期做一个准备。

        中期计划,也叫做滚动式计划,评估在未来数个月里面生产能力 、供应商、采购部门能否对应,各个部门的人员是不是不足或者富余,要评价这个方面 。

        因为现在我们的产量很难说做到很均衡的了 ,所以有时候生产部跟销售部吵架,说销售部接什么鬼单,急又急死人,“旱又旱死,涝又涝死。”

        其实也不容易,有时候换位思考,销售不这么接单接不到单 。

        要控制定单变动太大 ,销售部应该引导客户,使定单更加均匀 ,定单种类更加简单 。

        {案例2}

        红岩汽车厂 ,前几年光重卡就有两百多种类,也就是说每类重卡都要有模具,成本实在太高。

        这就是因为销售人员完全迎合客户 ,客户说要一种就要设计一种 ,换一种又设计一种。

        后来他们改变了作法,客户说要某一种 ,销售人员就告诉客户,你要那一种要50万,如果要我们这个常规生产的就是30万,客户就要30万的了,时间一长,慢慢客户的就归掉 ,最后变成五十几类。

        类别越少成本越低 ,所以 ,这个类别的压缩 ,也是靠销售部门做的工作。

        归类以后 ,但还是有变动  ,生产部门必须应付这些变动 。那就要制定一个半月的生产计划,中期的生产计划、滚动生产计划 。

        {案例3}

        假设产品A ,还有B ,现在是4月20号 ,要制定五月份的计划 、六月份的计划 、七月份的计划,五月份我们可以比较准确知道,A产品要生产100单位 ,六月份怎么预计呢 ?

        六月份定单还没来可以预计,±10,七月份,±20,那么,到底要滚几个月呢 ?

        滚到材料的采购周期,如果材料提前三个月采购,就要滚三个月,如果材料提前四个月采购,就要滚到四个月 。为什么?因为八月份的材料现在就要买了。

        如果不做计划就不知道买多少,买多了压库存,买少了断货,所以这个滚动计划的滚动月数 ,就跟材料的采购周期有关系 ,提前多少个月采购就滚到多少个月。

        那么,到了5月20号,六月份的确定下来,六月份出来了是105 ,那么七月份±50,八月份±30,正负多少没关系 ,但是要有个正负。这叫做中期的滚动计划 。

        这个计划做了以后 ,我们就能应付它的变化了。

        销售同生产计划之间的“游戏规则”

        这个计划做了以后 ,还要跟销售部门制定一个游戏规则 ,就是销售部门六月份接单A产品110个单位的时候,不要跟生产部商量,继续接,因为材料都买好了。

        超过110个单位的时候,可不可以接?可以,但是接之前要问生产部 ,有没有材料 ?能不能做?能,再接,不能就不接了。把游戏规则定好。

        不能保证能接,就不要应承 ,避免伤害到销售,其实客户最怕不准时交货。

        所以,客户并不在乎我们晚交货,而是在乎准时交货,如果定了游戏规则,答应客户的货 ,就要准时交给他。

        所以,生产部一定要跟销售部门制定一个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定好了以后 ,计划怎么做呢?

        计划部门4月20号就把这个计划做出来交给所有的部门 ,生产部、物料部 、采购部……

        让每个人签字,就是说你们按照这个数目执行。

        这里有个案例 ,按照这个数目 ,N月,N加一月,N加二月,按照这个数目你们行吗?行就签字。

        不行的话,需要什么条件你提出来。比方说 ,有人提出来了,需要增加人才能行。

        计划部门就要牵头把人事部门找来开会 ,说需要增加人,什么时候增加呢?4月14号之前要进50个人 ,人事部说有没有问题 ,这个计划就制定了 。

        制定了以后,那人事部必须在4月14号之前,要招回50个人,那这个计划就能顺利完成。如果人事部说招不回来,那这个计划又要讨论另外定。

        所以 ,这个游戏规则变动的时候 ,怎么去讨论?

        这个游戏规则一定定下来,这个计划一定定下来,每个部门就照做了,那这个计划是能够完成的。

        -短期计划

        短期计划就是月度计划或者周计划或者说年计划,那个计划还可不可以动?比方说我们定好了五月份100个 ,四月份到五月份这个过程,这100个还可不可以动?

        再动就叫插单。插单也是有规矩的,插A要多生产100个  ,那B是不是要少生产?A插进来B又不能少,那谁也做不到。

        所以,销售部门也要有游戏规则,你要插一张单进来,把哪个单往后推要告诉我(生产部)。所以,计划的变化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

        市场在变,客户在变 ,我们只能变 ,所以JIT这个生产计划是一个以变应变的生产计划,是一个非常好的生产计划。

        JIT生产计划一定要有一个跟销售部门定的游戏规则,还要有一个应变的程序。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