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别让真正热爱科研的人成为“隐形人”

        沐鸣娱乐软件

        10月2日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由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和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共同获得该奖,为表彰他们在电子激光领域做出的突出性贡献。其中,唐娜·斯特里克兰得到了公众广泛关注,因为她是人类历史上第三位,也是时隔55年再次获得诺奖物理学奖的女科学家。

        相关报道称,这位女士,既不是校长,也不是副校长,连系主任也不是,只是个副教授,她获奖的论文也只是发表在一个很不起眼的杂志上 ,影响因子只有1.87 。

        看到这,首先让我想到的是最近闹得沸沸腾腾的“张小平离职”事件,其表面上反映出来的共同问题是:人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张小平明明对单位很重要,但无法在绩效 、荣誉上体现,而斯特里克兰的研究成果其实可以影响世界 ,但其发表的研究结果却鲜能让人看到 。倘若不是她的导师热拉尔·穆鲁,法国ENSTA极端光研究所所长和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教授 ,一位国际激光研究与应用领域的顶尖学者 ,或许她的研究成果都不能被诺贝尔奖的组织所看到。

        正是在这样一个正向激励缺失 ,劣币驱逐良币的大环境下,背后暴露出来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能得到重视而不择手段,起初是为了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被关注 ,但后来过度沉迷于所谓的“头衔”“职称”等带来的荣誉光环,深陷其中 ,不可自拔。久而久之,即使有这个心,也很难做到再沉得下心来钻研了 。

        这也就造成了,现在不少拥有头衔的人 ,实际上科研能力已残存无几。因为他们一直以来浅尝辄止 ,不愿花大力气去触及核心领域 ,只想花最短的时间得出结论。只要这个结论足以评上某奖项,或是足以能发表在某平台的成果就够了。追求仅限于此,也就很难再有重大成果出现了 。

        而许多真正有科研能力的人却被淹没在人海中,甚至存在于底层 。他们有的或许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研究一个细节问题上,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协助或重视,于是过程中增添了许多困难,同时,由于没有一个好的平台展现研究成果,故影响力有限。倘若这之中有人的研究成果重大到会影响人类进程,那么在这样的科研环境下所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

        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的相关组织,都应给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好的学习和工作平台,重视人才,完善相关学术判断机制。同时 ,科研学术工作者自身也不应被名利的洪流冲昏头脑,忘了本心 ,盲目地追求傍身的头衔,应提高思想觉悟 ,专注于自己的科研学术能力的提升。

        科研界不应崇尚“头衔”,更应注重“成果”。不要让真正热爱科研的人成为“隐形人”,独自奋斗 ,也不要助推本应有所成就的人,最终却成为徒有一身虚名之人。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