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工作日志到底该有几本?(工作日志到底该有几本书)

        近日到某地采访,一位社区民警说 :“兜里的日记本可以少两本了。”原来,他主要负责小区巡逻,以往发现问题,都会第一时间记在小本子上,等晚上回办公室后,再撰写一天的工作日志、警情回访等多份材料,并按要求分别录入不同的系统平台。“如今,我们配备了一个移动警务终端,任何问题随手拍 、随时写,并且做到标准录入、留痕管理,这无异于写日志 ,减少了许多工作负担。”

        关于工作日志 ,最近还有一则新闻 。湖北黄冈将各单位印发的11种笔记本整合为2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以往各单位都要求干部学习、工作“留痕”,并将“专本专用”纳入检查考核 。从上到下层层加码,越到基层本子越多,很多基层干部不得不把大量时间放在写工作日志上,许多同志叫苦不迭。

        工作日志到底该有几本?(工作日志到底该有几本书)

        工作日志到底该有几本?

        工作日志是基层干部记录社情民意、梳理日常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上级单位了解、检查基层工作的重要媒介。工作日志写得好,就能大体知晓相应辖区的基本特征 、基层人员的工作状态、广大群众的真实心声,从而为改进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有的工作日志是靠突击誊抄 ,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有的日志内容空洞 ,缺乏参考借鉴价值;还有的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应付上级检查。在一些本就工作强度大、压力大的基层干部看来,撰写工作日志变成了一种负担。

        改进工作日志正当时。对于基层干部来说 ,撰写工作日志,不能只看数量,关键在于是否唯真唯实、有思考有质量。对于上级单位来说,检查考核也不能唯工作日志论 ,更不能只看数量不看质量 ,否则很难了解基层全貌,甚至存在本末倒置的工作倾向 。

        改进基层工作的关键 ,是提升工作效能 。信息技术为改进工作日志创造了条件,网页替代纸张 ,“即时拍”取代案牍之劳,这给繁杂的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减负”空间。各地各部门应着力完善机制、优化考评制度,促使基层干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中去,这更有利于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更能获得群众的满意和认可 。

        当然  ,科技再发达 ,有些工作是不可替代的 。采访中 ,那位社区民警还提及,他常年携带的是3本工作日志——巡逻日志 、警情回访和群众意见,“工作日志再怎么减少 ,群众意见这本可不能少。”群众工作是我们的传家宝,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是我们多年坚持的重要工作方法,任何时期都不能丢。如今虽然处于信息时代 ,但这本“群众意见”仍是收集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