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以“党建+社会救助”寒亭模式为引领 打造社会救助综改区新样板

        记者 刘炳文

        10月28日上午,潍坊市寒亭区召开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推进情况。今年以来,寒亭区锚定“打造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目标定位 ,坚持唯实惟先 、探索创新,以“党建 社会救助”寒亭模式为引领 ,突出党建统领 、施策精准、保障延伸、机制健全 ,全力打造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能力更加保障有力、服务更加便民惠民、协同更加高效顺畅的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 。

        以“党建+社会救助”寒亭模式为引领 打造社会救助综改区新样板

        据寒亭区民政局党组书记 、局长宋彬介绍,寒亭区从党建统领 、精准施策、延伸保障、健全机制四方面实施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在党建统领方面,建立起区、街、村三级党组织统领社会救助工作领导体系 ,构建起区、街、村三级工作网络,并将党员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党员积分制”管理 ,把社会救助作为基层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 ,与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评议挂钩 。在精准施策方面,实施“双四一”结对帮扶,累计上门开展政策宣传、卫生清理、助医助学、物品代购等针对性帮扶和关爱服务7200余次;实施“物质 服务”救助 ,出资160余万元为60岁以上困难群众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实施“一网通办”,通过“寒亭社会救助”微信小程序,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随时办理相关业务。在延伸保障方面 ,创新推行“主动发现”模式和“一事一议”制度,确保困难群众能第一时间申请和获得相应救助,今年以来,累计帮扶救助特殊困难群众122名。在健全机制方面,建立公开监督机制,通过“灯塔—党建在线”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系统,实现困难群众救助事项办理情况的实时监督;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细化12种免责情形和5种不予免责情形,让干部可对照、组织好判断;建立守信承诺机制,制定出台《社会救助对象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办法》,与6200余名救助对象签署承诺书。

        以“党建+社会救助”寒亭模式为引领 打造社会救助综改区新样板

        寒亭区作为2021年全国“党建 社会救助”试点单位,对“党建 社会救助”试点成果进行了深化拓展 :健全工作机制,构建综合救助格局;坚持分层分类,探索完善多层次救助体系;实施“物质 服务”,建立多维救助模式;统筹党建资源,提升社会救助效能 ;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经办运行机制;完善容错纠错机制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行信用承诺制度,加强诚信机制建设 。为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提供典型示范 。

        以“党建+社会救助”寒亭模式为引领 打造社会救助综改区新样板

        寒亭区依托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验区,多措并举 ,使困难群众在申请社会救助帮扶时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利好。创新智慧救助模式 。依托山东省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并结合寒亭实际,创新开发“寒亭社会救助”微信小程序 ,为每个村居配备专职社会救助协理员,村(社区)救助协理员利用简单、便捷的微信小程序操作 ,发挥帮办 、代办作用 ,实现了社会救助“掌上办理”。小程序上线之前 ,困难群众办理救助业务需多次往返街道 、村(社区)领取 、填写、报送各类材料,有时因材料填写不准确导致长时间无法完成申报。小程序上线以来 ,村(社区)救助协理员利用小程序累计办理各类救助617件次 ,其中为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上门办理224件次 ,极大提高了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办理效能 。强化主动救助服务。通过开展党组织定期巡访和“双四一”包靠帮扶活动 ,党员干部主动深入一线 ,准确掌握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和思想动态 ,对困难群众实现“主动发现、及时救助 、应救尽救”。改变传统救助模式。传统的救助模式为“人找政策”“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寻人”,试点以来,通过整合救助部门 、社会组织、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等各类社会救助资源,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救助合力,变单一救助为综合救助,实现了救助资源与困难群众“无缝对接” ,困难群众可以在新模式下享受到更全方位的社会救助。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