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为渭南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墙”——渭南市应急管理局2022年工作纪实

        2022年 ,市应急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  ,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 、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安全环境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紧围绕迎盛会、保安全主题主线,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 、发展要安全总要求,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忠诚履行职责使命,全力防范安全风险,知重负重 、苦干实干 ,安全生产 、防灾减灾救灾 、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效。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6起 ,死亡20人 ,事故起数仅占全省事故总量的4%,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有力有序有效防范应对11轮强降雨过程,实现安全度汛;未发生森林草原火灾 ;未发生地质灾害。2021年度渭南市安全生产工作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优秀”等次;荣获全国应急管理新闻宣传暨学报用报先进单位 、全省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单位 、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防汛抗旱先进集体;2022年度全市《环境热线》人民群众满意单位、“学习强国”全市优秀供稿单位 、局属防汛抗旱保障中心荣获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局属陕西省渭南防汛机动抢险队被集体记功;全市11个社区被命名为陕西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潼关县城关街道吴村社区 、合阳县城关街道花园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

        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政治建设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把应急管理置于全市改革 、发展、稳定大局之中谋划推动 ,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做到“两个维护”。按照“走在前 创一流”的要求,丰富拓展主题实践活动,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 ,应急管理党员干部履职为民的使命意识更加牢固 ,党建引领政治机关建设成效更加明显。

        理论武装不断深化 。坚持用理论武装凝心铸魂。制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中心组先后开展集中学习研讨14次 ,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统领一切工作的政治任务 ,制定印发《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工作方案》 ,编印《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资料选编》,5次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交流,3次邀请专家学者作党的二十大宣讲辅导 。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 、全面落实上下功夫 ,不断细学深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坚守意识形态工作阵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平台、“互联网 党建”平台等学习教育机制,统筹做好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党建工作有效落实 。先后7次召开局党委会研究党建工作,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要点,把党建工作纳入单位总体目标管理体系 ,压实党委主体责任 、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扎实开展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 ,组织实施党员量化积分考核 ,推动党支部标准化 、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戴党徽 、亮身份、明责任”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严格党员发展标准 ,开展党员发展对象集中培训,发展4名预备党员。开展走访慰问 ,为4名老党员上门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做好干部培育、选拔 、管理、使用工作 。以建立“忠诚 、干净、担当”的应急管理干部队伍为目标 ,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三项机制”,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重实绩、重公论,先后18名优秀干部获得提拔使用和职级晋升 ,公开招录、遴选4名工作人员,选派3名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锻炼。

        党风廉政持续增强 。健全完善《市应急管理局领导班子及成员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梳理出4大类163个风险点 ,制定防控措施155条,建立管理台账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通过开展内部审计 ,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内部控制和监督。针对安全生产领域群众反应强烈突出问题,全面梳理存在的问题,整改问题167项 。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清风弥万世 廉韵润秦东”廉政文化展,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为民服务更加务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 ,围绕“一心为民践初心”,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党员干部为帮扶村农田内涝抽排,动员干部职工300余人次深入包联小区开展疫情防控 。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产业发展,做好防返贫监测,筹措12万元为帮扶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 ,设置垃圾回收点60个,建设果蔬烘干冷藏设施。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深入包联小区调研解决创文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二、持续精准发力坚守安全底线

        坚持守正创新 、担当尽责,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措施和最扎实的监管,严格执行国务院安委办十五条“硬措施”和省50条防范措施,持续狠抓隐患排查整治和责任措施落实,坚决守牢万无一失的安全底线 。

        压紧扣实责任链条。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建立以市委常委包联县市区 、市政府领导包联重点行业领域和产煤县市安全生产工作制度,重新细化明确35个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完善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 。制定《渭南市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办法》《渭南市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 ,明确14个县市区和25个市级部门重点工作任务,不断深化企业全员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在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重点高危企业推行安全承诺制和安责险,强力推动责任措施落实到生产一线和岗位员工 。

        精准防控重大风险 。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精准分析研判各类安全风险,抓紧抓实隐患排查整治各项工作。在全国“两会” 、五一、国庆和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敏感时段,扎实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迎盛会”专项整治行动和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先后组织4次全市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和6次督查检查,累计检查企业11365家(次) ,排查整治问题隐患23725项,整改中省反馈问题隐患1830项,挂牌督办市级重大隐患182项 ,行政处罚830万元 。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 ,陈晓勇市长每天主持召开视频调度会部署推动安全防范重点工作 ,王心常务副市长等市级党政领导分别带队深入一线检查工作落实,全市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超常规的举措,全力以赴  、戮力同心抓好安全防范工作 ,确保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

        持续深化安全整治。全面完成三年行动巩固提升阶段292项重点任务和235项量化指标“硬任务”,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2项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省介绍推广 。突出高危行业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向6处直管煤矿派驻20名安全监督员 ,督促34处煤矿全覆盖完成“电子封条”建设,32处煤矿完成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完成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9个专项任务和3轮重大危险源企业 、2轮烟花爆竹企业专项检查,推动28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建成安全生产风险监测系统 。督促6家露天矿建立完善边坡稳定在线监测系统,13座尾矿库建立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7座尾矿库完成闭库销号 。严格落实“钢8条”、“粉6条”及“有限空间4条”,大力开展工贸行业“百日清零行动”,全覆盖开展粉尘涉爆和钢铁企业安全检查,整治了一批影响安全生产的隐患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

        三、夯实防抗基础 增强救援能力

        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 ,充分发挥防汛抗旱 、森林草原防灭火、抗震救灾三个指挥部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委员会的牵头抓总 、统筹协调作用,融合应急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 ,有效衔接“防”和“救”的责任,加强灾害风险全过程管理,全面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保障能力 。

        防汛抗旱扎实有效。从落实防汛责任、修编应急预案 、健全监测预警 、排查治理隐患 、充实物资队伍、加强业务培训 、开展实战演练、强化抢险救援等八个方面,做实做细防汛备汛工作 。先后组织会商70次,发布预报预警信息239期,督导检查28次,整治隐患点623处,支援抢险排涝,争取中省防汛抗旱资金1170万元 ,累计灌溉面积853万亩次,转移安置群众7.06万人次 ,取得了人员零伤亡、损失最小化的优异成绩。

        森林防火细密严实。结合“林长制”不断夯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属地管理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切实将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人头地块。森防指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各司其职,扎实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和森林草原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治理,对五级高火险天气的有关县市区发布了4次提醒函 。每个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召开视频调度会,由森防办组织应急、公安、林业划片包抓督查 ,先后派出10个检查组 ,出动人员1.2万人次,无人机巡视2420架次 ,清查林地26.3万公顷,处理树木7500余棵 ,清理干枯灌木4000余平方米,排查火灾隐患36处,取得了全市森林草原无火灾的骄人成绩 。

        灾害治理扎实推进。持续深化防震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我市防震减灾工作连续两年位于全省优秀等次 。指导协调全市地质灾害防范治理工作,积极推动关中环线阳郭段地质灾害重大隐患治理。机构改革以来 ,全市未发生地质灾害人员伤亡。

        备灾救灾及时有力。先后及时有效应对11次自然灾害,10次派出查灾组深入灾区查看灾情,积极组织指导受灾群众开展生产生活自救 ;对全市195名灾害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救灾业务水平 ;对全市范围内库存救灾物资进行清查盘点 ,按照实物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和储备力度;对恢复重建任务较重县市区进行两次督导,及时调拨1300余件救灾物资,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争取市级采购资金120万元,用于补充采购救灾物资,争取中省冬春救助资金2491万元,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四、聚力固本强基 完善应急体系

        着眼“全灾种、大应急” ,加快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 、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对应、分级负责”的管理机制,“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体系,为加快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监测预警 、应急准备工作 ,增强全民应急意识提供了有力保障。

        积极推进改革创新 。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十四条措施》,全市102个乡镇、26个街道办应急管理工作机构组建挂牌  ,463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全部配备到位,乡镇、街道级应急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社区、村组级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延伸。举行了渭南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统一着装仪式,积极开展应急管理执法标准化示范单位创建,扎实推进应急管理执法队伍法制化、正规化 、标准化建设。同市消防救援支队建立深度融合机制,初步实现了资源共享、队伍协同。

        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大力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 ,建成应急指挥一张图、卫星通信网络、市级370M无线通讯网 、云视频调度系统和无人机应用服务 ;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数据汇交;积极推进全市44处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 ;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11个社区被评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

        稳步提升应急能力。完善应急预案,制定印发市级安全生产类和自然灾害类8个专项应急预案,开展城市社区应急处置预案体系建设 ,覆盖率已达50%以上;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应急演练2208场(次),投入演练资金1779万元 ,参与演练29万人(次),完成8次人员搜救行动;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构建及时畅通的信息报送体系,确保第一时间有力有效救援处置 。

        广泛开展应急科普。围绕“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主题,扎实开展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 。精心组织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 。开展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宣传活动。坚持办好办活《渭南日报应急管理周刊》,全年出刊40期。做优做细渭南广播电视台《应急在线》栏目,全年播出13期 ,策划制作30余条“小白说安全”科普短视频,并在学习强国等平台播出。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专题展815场,进行集中宣讲和培训辅导385场,不断提升公众安全防范意识。

        筑梦新征程,奋斗创未来 。2023年市应急管理局将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为全面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为渭南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墙”——渭南市应急管理局2022年工作纪实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