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手机 、电脑能帮“盲人”看世界?但它们好用吗 ?(盲人如何使用电脑手机)

        盲道破损、被占用的现象颇为常见,“不会是我们盲人自己铺的吧?”——这个初秋,脱口秀演员黑灯的表演,唤起了许多人对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的共鸣,许多人因此开始关心视力障碍人群。

        其实 ,视力障碍离我们每个人都不遥远。据国家统计局 2006 年底公布的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在我国,视力残障人士超过了 1233 万人  。而相比于 16 年前 ,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与移动互联网紧密交融。那么,互联网世界的“盲道”好“走”吗?

        在第 39 个“国际盲人节(White Cane Safety Day)”到来之际 ,科普中国邀请了包括脱口秀演员黑灯在内的 3 位视力障碍患者,聊聊他们自己与移动互联网的故事。

        手机、电脑能帮“盲人”看世界?但它们好用吗?(盲人如何使用电脑手机)

        脱口秀演员黑灯。受访者供图

        透过这些故事 ,我们得以窥见视障人士所遇到的困境 ,这或许也将对我们每个人铺设生活中的“盲道”有所启发 。

        是电脑带给我们工作

        01

        黑灯日常要随身携带好几副墨镜,以应对外界不同的亮度 。这是最近的事情 。曾经他也有过正常的视力 ,但在约莫二十年前,他确诊了“青少年黄斑变性” 。

        黄斑位于眼睛视网膜中央,它的病变会导致我们的视野中心出现黑影,视力下降甚至丧失。黄斑变性患者多为老年人,他们所患的是随着人体衰老,黄斑退行性老化导致的年龄相关黄斑变性;而像黑灯这样由于遗传因素所导致的黄斑变性 ,则多在儿童时期就出现并发展 。

        差不多每隔半年,黑灯会发现自己的视力又变差了一点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因为看不清和“病耻感”,在四年内他换了五六十份工作。填写面试信息表这样的小事就会绊住黑灯,“拿个手机放大镜,还怕别人发现。”直到第五年,他自己摸索出了一套用电脑工作的方法。

        借助电脑上的无障碍化工具 ,黑灯不仅跟自己取得了和解,而且开始为病友拍摄如何使用电脑 、如何正常上班主题的视频 。黑灯表示:“没有这些工具的辅助就没办法工作。我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就希望教给更多病友,帮助他们缩短这个摸索、适应的过程” 。

        另一位接受我们采访的视障人士 ,中学教师大可(化名) ,他自幼就未曾见过清晰的世界。大可比黑灯略长几岁 ,在他出生的时候 ,国内的白内障手术普及率还比较低。尽管在童年多次接受了对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大可的视力只是稳定在 0.02 ,未来也还有致盲的风险 。“我小时候以为自己只能学按摩了。”回忆起戴着厚厚眼镜的同时还要举着放大镜才能阅读、书写的青少年时期,大可一脸轻松 。

        大可是在大学时用上电脑的 ,当时的主流电脑还是沉重的台式机,显示器加上主机  ,占地面积将近 1 平方米,“那时候无论去哪都会把整台电脑打包带上。”

        而今 ,笔记本电脑成了大可教学的好搭档 ,给学生打印习题,整理班级里的信息 ,疫情期间上网课,每一项都离不开电脑 。他给学生写的评语,一直都是打印出来的——“手写的话 ,一方面是太慢,另一方面我也写不好 。”

        大可和黑灯都说 ,如果没有电脑和网络 ,工作将变得无比困难。

        是手机打开了世界

        02

        重要的不止电脑 ,还有手机。“好在没有智能机的时候我视力还行 ,”黑灯说 ,“现在是全靠智能手机,没有它就跟外界隔绝了。”

        因为眼睛无法适应强光 ,黑灯会把手机调整为深色或者反色模式。放大 、屏幕朗读这两项功能,是黑灯使用手机时最需要的两项功能 。他把语音朗读的速度调到手机所允许的最高倍速 ,这让他阅读文章、看消息的速度甚至能快于常人。

        手机、电脑能帮“盲人”看世界?但它们好用吗?(盲人如何使用电脑手机)

        反色设置的效果 。受访者供图

        但不是所有 App 都考虑了视障人群的需要 。每每有新技术 、新产品问世 ,无障碍需求往往最后才被产品开发者注意到。黑灯很少在互联网上购物 ,因为图片化的商品详情页无法直接被识别为文字,手机的读屏功能就失去了作用。有些社交平台甚至连文字内容也不支持读屏——平台的出发点可能是保护原创文字,避免内容被抓取和剽窃,却在无意间阻碍了视障人士的使用。

        如果一定需要阅读上述“有障碍”内容,黑灯说也不是没有办法,可以借助微信的文字识别功能,先截图,识别出文字,再读屏 ,“能用 ,但就是很麻烦。”

        如果进一步考虑视障人士的个人状况,每个人使用手机时会遇到的障碍还不太一样。黑灯说 ,脱口秀节目播出后,有观众朋友向他反馈了自己妈妈的故事,这位妈妈是天生双目完全失明。黑灯之前摸索出来的许多方法,这位妈妈都用不上,因为她完全看不见 ,只能完全依赖声音。这对手机的无障碍化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也是手机丰富了视障人士的生活,包括老年视障人群 。接受我们采访的陈阿姨是在 7 年前因视网膜脱落导致视力障碍的  。在那之前,她刚学会用智能手机与外地的家人打视频电话 。今天,这个功能仍是她常用的手机功能之一。在接受视网膜修复的手术后 ,她陆陆续续加上了几十年未联系的老同学,每天与老同学互发问候成了她开始新一天的晨间仪式。

        除了社交,陈阿姨最喜欢用智能手机收听电台节目,看短视频 。这台轻巧的智能设备里藏着古典戏曲、评书故事 、新闻时事、医学科普等多种多样的节目 ,为阿姨提供了乐趣和新知。

        大家都是普通人

        03

        如果说还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就是容易误操作 。别说 70 岁的陈阿姨了,连黑灯这样的年轻人都会遇到手机误操作带来的困扰 。比如下图这样误碰倍速按钮,需要回到设置中重新配置读屏速度的情况 ,黑灯时不时就会遇到 。

        手机、电脑能帮“盲人”看世界?但它们好用吗?(盲人如何使用电脑手机)

        4倍速播放中若误碰倍速按钮,就无法从当前界面调整回4倍速了。由受访者视频制成动图

        每每出现误操作,陈阿姨都不太愿意麻烦其他人,“凑合着用就行 。”

        周围的人可以如何帮助视障患者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请教了黑灯。

        沉思良久,黑灯说:面对突然的视力变化,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自己的状况,他们的家人也会有很深的内疚感。由此带来的心理问题,成了阻碍他们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最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很难靠外部力量施以援手。

        两年前,黑灯曾和病友一起申请了一笔公益基金,希望成立病友互助会,帮助更多病友和他们的亲属正视视力障碍,接纳自己 。但是,基金申请到了 ,他却无法召集到愿意参加互助会的病友 。

        “并不是认识的病友太少,我们有公众号,有微信群,还可以私下挨个联系。但是,听到这个互助会 ,患者和家属 ,尤其是青少年患者的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能不能治疗眼病 。一听说是心理疏导,就没有人愿意来。最后只能放弃这个项目,退回基金。”

        对周围的人来说,鼓励视障患者和自己一起参加心理疏导 ,有可能是略微冒犯的做法。但至少 ,我们可以少些焦虑,陪伴视障朋友过好他们自己想过的生活。

        本次接受科普中国采访的黑灯、大可 、陈阿姨,他们三位因为不同的原因致盲 ,裸眼视力只有 0.02 或 0.01(裸眼视力 0.05 以下即为“盲人”)。他们的日子也和普通人一样过。他们步履轻快,他们能用智能手机,他们能工作 、学习 。他们,也是普通人 。

        无障碍环境,太重要了

        04

        最后,分享一组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 ,数据显示:在全球78亿人口中,至少有 10 亿人,他们或因错过预防、早诊的时机,或因条件所限,未能矫正而导致视力中度 、重度受损,甚至失明 。

        这 10 亿人视力受损的主要原因有:

        • 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 800 万人);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90 万人);

        • 青光眼( 770 万人);

        • 白内障( 9400 万人) ;

        • 未矫正的屈光不正(即通常说的近视 、远视 、散光、老花等)。

        10 月 15 日是“国际盲人节”,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营造无障碍环境 ,提升社会参与水平” 。视障患者也是普通人,他们需要“无障碍”化的现实环境,也需要“无障碍”化的互联网世界,而这 ,不是仅此一天的需要。

        愿我们都能重视眼睛健康,正视视力障碍,提前想到他人所需。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