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用好“六字诀” ,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运用党建信息化推动党建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党建工作 ,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和新要求。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 ,基层党组织只有用好以“聚”“强”“优”“旺”“严”“活”为主要内容的“六字诀” ,将传统工作方法与新的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并创新发展 ,才能使党建工作更好地服务改革 、服务发展 、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  。

        凝“聚”党员力量,做到观念融合。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 ,尽快转变观念、凝聚共识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的前提 。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年龄偏大、有着丰富党建工作经验的党员,往往接受新鲜事物较慢 ,对于计算机 、互联网、大数据、云等比较陌生 ,头脑缺乏互联网思维;另一方面,“80后”“90后”等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党员,互联网思维几乎天然生成,但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相对缺乏 。因此 ,尽快补齐以这两类党员为主体的“观念短板”“技术短板”,将党性观念和互联网思维在党员头脑里实现融合 ,是开展“互联网 党建”的“基本配置”。

        建“强”人才队伍,满足时代需求。目前,基层党组织中不乏熟知党务工作的人才 ,也不乏熟知网络的人才,但二者兼有的复合型人才普遍缺乏。为促进“互联网 党建”有力落地,必须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培养更多适合和胜任互联网党建工作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提高党员干部的信息运用水平,加强党员干部的互联网知识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信息捕捉、分析处理 、驾驭网络传媒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一批精通网络技术的党务工作者 ,打造一批政治过硬 、业务过硬、技术过硬 、作风过硬的信息化党建人才队伍。

        做“优”交流平台,提高服务效率。引进先进网络技术 ,建立集信息采集、政策解读、教育培训、统计分析、信息公开、民意调查等为一体的多功能、高效的办公平台 ,使网上党建办公平台与时俱进,随时随地接受群众监督 。连接各级党组织间的网上通道 ,通过信息共享形成“互联网 党建”的服务网络 ,增强机关党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 、社区党组织之间的团结协作 ,实现基层党组织间党建信息的交流沟通 。

        烧“旺”党性“熔炉” ,丰富教育内容。建立健全干部教育网络平台 ,拓宽党员干部网上学习和培训的空间,丰富教育资源,使党员干部随时随地都能够受教育。做好本级网络平台与主流学习网站、权威理论媒体的链接,分门别类地提供党员学习资料 ,向党员群众发送微党课 、微党史 、微感悟、微提示等,供党员干部自行下载 ,为党员政治学习和素质提升节约经济和时间成本,提高人员培训效率,调动党员群众关注党建发展 、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

        从“严”加强管理,强化网上考评 。通过对当前党建工作的全部任务和需求分析进行摸排 ,科学设置网上党组织管理基本内容和功能,包括网上干部管理 、党支部管理、组织生活、党费缴纳、党员发展、考核评价及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和移动终端建设等多种功能。利用互联网终端 ,通过各级党组织定期全程上传工作资料,对党组织学习教育、基层服务、载体建设等进行自动记录,增加党员干部业务考核 、党组织测评、数据统计汇总 、信息通报及存档等功能,形成日常考核监督管理与年终综合考核管理的有机结合,在促进党务公开的同时 ,增强考核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使对党组织的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实时管理转变。

        用“活”联系渠道 ,做好网络服务。利用网络的讨论、互动 、评论、分享等功能,开展网上活动 ,解决群众困难,传递正能量 ,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让党员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和温暖。通过开展监督、网上提议等活动,听取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提高他们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秉承“转变作风 ,服务群众”理念,建立完善“便民服务台”“党员志愿服务”等服务载体,使“网络服务”更贴近群众 、贴近实际。用个性化的网络服务实现由“为民做主”向“让民做主”转变 ,从而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

        (作者系中共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组织部部长)

        (黑龙江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 ,请勿转载)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