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党员积分制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党员积分管理典型经验)

        文|吴晖

        来源|《国企》杂志2022年3月刊

        党员积分制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党员积分管理典型经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发挥支部管到人头的特点,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 ,落实好‘三会一课’,把党员管住管好,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 。”

        面对从严治党新常态和模范机关建设要求 ,如何进一步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和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及组织力,创新党员队伍教育监督管理方式 ,激发党员活力 ,发挥党员作用,是机关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员积分管理机制,即通过建立量化的衡量党员先进性的管理标准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 ,以此促进广大党员更好地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本文从实践应用的角度 ,对党员积分管理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旨在为新时代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供工作参考。

        党员积分制管理的具体架构

        党员积分管理从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方面等基本义务的基准分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有关政治纪律要求等的违纪扣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先创优的激励加分三个方面“三条线”进行积分。

        1.一线积分。主要是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方面的基准分。基准分又分为共性积分和个性积分,共性积分主要是围绕《党章》规定的党员基本义务等对党员进行积分。包括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党费缴纳、履行职责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实际执行情况设定积分分值,积分区间一般在每次0.5-2分之间 ;个性积分主要是对在职党员履行党员义务的情况进行约束积分,对未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执行党组织分配工作的,视情况予以扣分。

        2.二线积分。主要是党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有关政治纪律要求等的违纪扣分。同时也明确提出各基层党组织可结合实际,增加二线积分的其他扣分项。扣分项分值相对较高,一般为5-10分 。

        3.三线积分 。主要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的激励加分项。比如党员受到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荣誉表彰奖励、在各种劳动竞赛中获奖 、完成重大工作任务 、受到各类表扬 、参加志愿活动、在各项党建与业务融合活动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攻坚克难等 。

        各基层党组织可根据实际 ,自行确定三线积分的其他激励加分项。加分项一般在1分-3分之间,重大贡献的加分项在3-5分 ,需由支委会研究确定。

        积分制管理的实施流程

        党员积分以党支部为单位具体组织实施,按月度记录,年度进行考评,主要执行五步走:

        1.申报。党员每月如实向所在党小组申报积分事项和积分,其中二线积分由支委会决定,三线积分加分事项由党员本人申请、党小组长审核 、所在支部支委会研究决定 。

        2.初评。每月召开支委会 ,核实和初评每名党员的积分事项和积分。

        3.评定 。每季度召开党支部党员大会,向全体党员通报支委会初评的党员积分情况  ,由参会党员进行评议,确定党员积分,并指定专人严格做好登记。

        4.公示。党支部将党员积分情况进行公示。

        5.汇总。党支部每半年计算党员年度积分,报上级党组织审核并备案。

        各基层党组织根据积分情况,按半年或者每年对积分情况进行统计排名分析 ,考核结果作为民主评议党员时评定档次、参加评先评优和对党员进行评价等重要参考依据。对于对积分排名靠前的党员,优先作为评先评优等的推荐对象 。对积分排名靠后的党员,由党支部决定组织开展提醒谈话。预备党员参与积分管理 ,积分情况作为转为正式党员的重要参考。

        党员积分制管理的实施成效

        党员积分制实施以来,各基层党组织把开展党员积分管理工作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举措,在指导意见确定的总体框架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本部门本单位的实施细则 ,纵向深化落地,坚持透明操作,确保公正公开,取得一定成效。

        (一)激活“红色细胞”,党员身份意识得到增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做起。调研发现,实施积分管理以后,由于将《党章》规定的党员基本义务全部纳入积分范围 ,并采取定期公示和考核结果运用的方式强化监督 ,促使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个别党员改变了以往对党内政治生活不上心、不热心的现象,党员“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日活动等党的组织活动的参与率明显提高 ,党员身份意识得到唤醒和激发。同时由于二线积分的“负面清单”的扣分项,能有效约束党员自身行为。

        (二)催生“红色动能”,党员主动融入业务攻坚和中心工作 。党的力量是通过每个党员的模范作用来体现的 。有的党员干部由于过去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 ,虽然在思想上非常想发挥先锋作用,态度上也十分端正,但就是找不到工作着力点,机关党委在党员积分的同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手段 ,比如鼓励基层党组织围绕本部门本条线落地的重点任务设立“书记项目”“张富清攻坚队”等 ,把党员参与此类活动纳入“三线加分”奖励加分,能够有效引导党员立足岗位 ,积极参与其中获得积分,有效推动各项中心工作的落地。

        (三)选出“红色头雁”,有效解决党员量化考核难的问题。考评工作具有“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但党员的实绩考核往往是党员管理的一大难题,特别由于量化指标的缺乏,以往的民主评议和推先推优往往会流于形式。

        推行积分管理后,各基层党组织通过积分管理的结果运用,把党员积分与民主评议、评先评优结合起来,“积分分值高者胜出”成为重要参考依据和评判标准,有助于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党员评价机制。党员积分作为绩效考核和选人用人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有助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四)筑牢“红色堡垒”,搭建创建模范机关的方法和载体。机关基层党组织是积分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 ,通过实施积分管理,能够有效压实支部责任,促进支部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监督提醒 。同时给予基层党组织在实施过程中一定的自主权,能够帮助党组织和党员聚焦党建与业务融合,找准路径和方法 ,激发支部活力,促进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有效提升创建模范机关的质效。

        启示与建议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新时代机关党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建立党员积分管理机制,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建设模范机关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制度的落地不是一劳永逸的,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在实践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比如党员日常活动参与情况和学习情况等统计较为简便易行,但对于取得实际成效无法把握 ,第三线积分难以精确量化和执行、流程较为复杂 、员工个人考核和“党员考核”之间两套体系结果平衡、积分的互相比较带来的无序竞争等问题,也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 ,结合实践中显现出的一些问题,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

        首先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主体责任 。实行党员积分管理,开辟了党员管理的新路径,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有效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各基层党组织应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精细组织,把开展党员积分管理工作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举措 ,作为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明确工作措施,安排专人负责,强化宣传教育。机关党委作为机关党建的专责机构 ,应做好顶层设计 ,加强调查研究 ,不搞“一刀切”,鼓励个性化。对基层好的做法和经验 ,要及时总结推广,对于运行中的体制机制问题,要做好制度优化 ,要持续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浓厚工作氛围。

        其次 ,优化积分体系 ,合理设置内容  。党员积分的体系不能是虚无缥缈的,只有把具体的行为转化为可量化、可执行、可操作的标准 ,才能把积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要科学设置积分指标。特别是对于第三线积分的指标 ,各基层党组织应根据具体工作予以细化 ,既要关注共性 ,又要兼顾差异性,同时要考虑积分的可对比性 ,可给予党支部或党小组一定的自主设计空间,满足广大党员都有发挥作用和能力的渠道。

        二是合理设置积分分值。党员积分一般由基本分、加分和扣分项组成 ,要根据常规工作,加分项的难易程度以及先锋作用发挥程度合理设置分值 ,要充分考虑分值的上限和下限,横向纵向比较最大值和最小值 ,确保相对公平。三是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 。各基层党组织在设置党员积分考核指标时,可以探索将年度重点工作以项目制形式有机嵌入到积分指标考核中,充分运用积分制度鼓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中心工作有效完成。

        第三,加强流程管控 ,规范运行机制 。清晰的制度执行流程对于党员积分管理的落地至关重要,基层党组织要在制度流程上下功夫 ,一是让流程更简约。在设计办法时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用最精炼简单的语言 ,清晰阐述每一步流程。可通过设计简单清晰的积分表、安排政治过硬专人“算分”、建立党员积分信息档案、做好积分管理各环节的责任分解等手段实现积分制度的高效率运转。二是让过程更透明。要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定期公开党员积分评定情况,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党员对个人得分测评认定或其他党员测评认定有异议的 ,可向党组织反映 ,党组织要及时进行信息复查和审核,切实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 、参与权和监督权 ,确保此项工作的透明和公平。

        第四,突出正向激励,强化结果运用 。党员积分制管理的落脚点在于结果的实际运用上,如果积分算出来了,但是没有运用,那么这项制度的公信力就会受到质疑。一是将积分结果作为党员民主评议、推先推优的重要依据 。根据党员的积分总分和排名作为划定优秀、良好  、合格、不合格党员的主要依据,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鼓励,对于年度积分排名在前列的党员优先推荐给上级党组织作为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候选人,形成鲜明的积分运用导向。二是将积分结果作为进行党员培养 、教育 、管理的必要依据。对积分较高的党员进行重点培养,对于积分较为平稳的党员给予鼓励,充分调动积极性。对于积分排名较为靠后的党员,及时进行谈心谈话,给予提醒。

        最后,落实配套抓手 ,形成长效机制。党员积分管理的直接目的在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深层次目的在于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量,建设模范机关。

        因此,党员积分管理制度的落地 ,也离不开机关党建各项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融合作为支撑。各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党员积分制管理时,要与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与解决机关党建“灯下黑”“两张皮”结合起来、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干部队伍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 ,加强机制间的融合互促和支撑互补,确保党员积分管理制度能长期稳定运行并取得实效。

        作者单位为中国建设银行党务工作部

        编辑丨叶子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