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习近平与新疆,这几个故事你知道吗?

        【学习进行时】对新疆这片土地,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浓浓的感情。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 ,为您梳理回顾习近平与新疆的故事。

        赴新疆考察调研 、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主持会议共商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大计、给库尔班大叔的后人回信……对新疆这片土地,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浓浓的感情 。

        习近平与新疆,这几个故事你知道吗?

        “不辞长作新疆人”

        2014年4月,习近平赴新疆考察调研。他来到乌鲁木齐的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参观。

        展厅内,各种干果产品琳琅满目 ,习近平边听介绍边应邀品尝 ,夸赞树上干杏“别有风味” 、若羌枣“味道好”。拿起袋装葡萄干,他问:“没用化肥吧 ?”看到一包和田大枣标价190元,他问老百姓能得到多少收益。“你们有品牌吗 ?”“新疆果品和中亚趋同 ,如何进一步打造优势 ?”……

        调研期间召开的座谈会上 ,习近平回忆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投身兵团的故事。他说 :“我当时插队在陕北 ,很向往这里。苏东坡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新疆有烤馕、抓饭、羊肉串、哈密瓜、葡萄等等 ,咱们有充足的理由说‘不辞长作新疆人’ 。”

        2017年3月,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现场,一位代表拿出库尔班大叔家人的照片给习近平看。

        习近平与新疆,这几个故事你知道吗?

        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

        习近平和这家人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这位代表所说的库尔班大叔 ,是新疆于田县一位维吾尔族农民。上世纪50年代,这位名叫库尔班·吐鲁木的普通百姓 ,为表达翻身得解放的感恩之情  ,多次想“骑着毛驴上北京看望毛主席” ,后来受到毛泽东主席两次接见。

        2017年1月,习近平给库尔班大叔的后人回信说:“希望你们全家继续像库尔班大叔那样,同乡亲们一道 ,做热爱党、热爱祖国 、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模范,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 。”

        同年3月 ,在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时 ,习近平用生动的比喻强调珍视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

        “这种做法很好”

        怎样在新疆更好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  ,是习近平一直思考的问题。

        2014年4月 ,在新疆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听说吐尔逊·马来提老人是村里清真寺的伊玛目,习近平随即向他详细了解清真寺管理和村民开展宗教活动的情况 。

        吐尔逊对总书记表示,自己平时在讲经解经时注意宣讲党的好政策 ,让群众更好理解 。

        “这种做法很好。”习近平说,宗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积极宣扬有益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好的理念 ,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只有民族团结 、宗教和谐 ,各项事业才能蒸蒸日上。

        习近平对做好宗教工作高度重视 。他明确指出 ,“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

        2014年5月,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

        习近平与新疆,这几个故事你知道吗?

        “真了不起,我非常敬佩你们”

        在新疆组建担负屯垦戍边使命的生产建设兵团,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是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

        “要加强兵团维稳戍边能力建设 ,切实发挥好维护祖国统一 、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稳定的特殊重要作用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科学处理屯垦和维稳戍边 、兵团和地方的关系,在事关根本、基础、长远的问题上发力。”

        ……

        几年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上,对兵团建设提出要求。

        2014年4月,习近平冒雨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 。他同兵团干部职工座谈交流的画面 ,令人印象深刻。

        “我是兵团十师185团的一名普通军垦战士……”一身戎装的民兵马军武讲起在中哈边境桑德克哨所屯垦戍边26年、建设夫妻哨所的感人故事:哨所距界河仅5米 ,四周满是戈壁、杂草和沙丘 ,直到2006年才通上电灯 、电话、电视。26年里 ,他忠于职守、不辱使命,冬季冒着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坚持巡逻;夏季蚊虫肆虐,需要很大的意志力和忍耐力,仍坚守岗位……

        习近平由衷地感叹:“真了不起,我非常敬佩你们 。”

        习近平又关心地问:“多少天能见到一次人  ?”

        马军武说:“现在人多了,还有旅游的。过去冬天几个月见不到人。”

        “了不起 。”习近平再次表达敬意。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兵团的存在和发展绝非权宜之举,而是长远大计 。新形势下兵团工作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

        “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习近平与新疆,这几个故事你知道吗?习近平与新疆,这几个故事你知道吗?

        “达西碱地白花花,庄稼歉收日子苦。大人饿着肚子唱歌 ,巴郎子露着光屁股。苦日子啥时到尽头 ,盼望甜蜜的日子来。”这是新疆达西村老一辈人流传的打油诗,也是昔日达西村的真实写照 。而今 ,达西村早已发生巨变,成为“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

        对这个新疆村庄,习近平一直惦念 。

        2009年6月,习近平曾深入达西村考察基层党建工作 。2014年4月,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提到了达西村。2014年9月,习近平给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和全体村民回信时说:“一直惦记着大家。”

        在信中,习近平指出 ,达西村的发展变化说明,有党的好政策 ,有各族群众齐心奋斗 ,就一定能让乡亲们过上舒心幸福的生活。他强调 ,兴疆稳疆,重在基层 。希望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 ,把生产搞得更好,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