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北京市加强基层党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多方共建共治 解决群众难题

        来源:人民日报

        搭建党建议事平台 ,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和服务,一起下“绣花”功夫,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近年来,北京市探索出一条超大型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

        石油管道和空中连廊横竖相间,钢结构设备与书吧、咖啡厅形成鲜明的视觉反差,走进海淀区学院路旁的石油共生大院 ,工业风格与现代元素融合的设计让这里成为“网红打卡地” 。

        2017年,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成立。“在党组织领导下,石油共生大院通过院委会、督导组、顾问团 、社会组织、志愿者共同参与的方式,推动组织共建 、协商议事和信息共享 ,实现了社区生态的重塑 。”学院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郑鹏说。

        拆除院内违建 、腾出公共空间 ,设立社区议事厅、人大代表联络站和政协委员工作站 ,打造党建空间、文化空间、养老空间……如今的石油共生大院,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目前,北京市16个区和经开区 、343个街道(乡镇)、3400余个社区 、有条件的村均建立了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共吸纳中央单位和其他驻区单位1.7万余家,实现组织共建 、资源共享,共同参与基层治理。

        在超大型城市中,社会组织相对发达是显著特点,如何通过党建引领推动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治理、提供服务,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课题 。

        昌平区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曾因配套服务设施不足 、服务管理压力大 、居民归属感较低等问题发展受限 。近年来,一条党建引领、多方参与 、居民共治的大型社区治理路径逐渐清晰。

        “社会组织具有扎根社区、贴近群众的特性,我们通过孵化培育社会组织,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赋能,并健全政府部门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到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昌平区委社会工委委员、区民政局副局长徐湘涛说。

        从日常管理到专业服务,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6.8万家社区社会组织深度参与社区服务 ,同时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推动81万团员常态化在社区参与志愿服务……

        在东城区前门街道草厂社区,“小院议事厅”则成为居民协商自治的有效载体。走进草厂四条胡同 ,灰墙朱门,曲径通幽。在老城改造与保护中,这里既保留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又能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如今胡同里的幸福生活 ,离不开“小院议事厅”的功劳。

        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架空线入地 、燃气切改等难题得以破解 ;院落提升改造、垃圾分类等通过议事得到顺利推进;邻里文化节、民俗运动会等社区活动精彩纷呈……

        “有了‘小院议事厅’,可以充分反映群众的诉求 ,帮助解决群众的难题。”草厂社区党委书记李峥说。

        近年来,北京市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 ,累计建成300个城乡社区议事厅和700个楼门院(村组)治理示范点,加强社区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 ,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实现居民自治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有效结合。

        “以城市基层党建为引领 ,激发不同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意识,就能够促进基层治理跟上城市发展速度 、满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 。”北京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