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娱乐


        如何有效地进行软件项目管理?(如何有效地进行软件项目管理工作)

        应用系统都有从诞生、发展到退役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称这样一个过程为应用系统生命周期,从软件工程角度这个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系统规划 、系统实施、系统交付和系统运维四个阶段。纵观软件过程是建设单位(即用户)和开发单位充分合作 、协同工作的一个过程(如下图所示),在这个过程中建设单位依据本单位业务需求进行可行性分析及项目立项 、招标等工作 ,开发单位依据项目需求编制解决方案提供开发服务。开发单位中标后即正式启动项目 ,进入项目建设单位进行需求调研并与项目建设单位进行确认,随后开始系统的设计、实现 ,并进行相关的项目管理工作(过程检查 、风险控制、配置管理等) ,向建设单位汇报项目相关进展情况 ,这个过程有时需要反复进行直至系统交付 ,进入应用系统试运行与生产运维阶段 。

        在软件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软件应用系统建设存在项目延期、漏洞百出等诸多问题,软件应用系统建设涉及软件使用单位、开发单位以及质量保证单位,有诸多环节。为保证项目质量及企业利益,制定项目管理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如何有效地进行软件项目管理?(如何有效地进行软件项目管理工作)

        图 1软件过程活动框架

        协同项目管理

        项目一般具有独特性、时限性、不确定性及不可逆转性等特点,正是这些因素导致项目管理变得复杂 ,对项目管理的研究也更具现实意义 。软件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软件开发计划,跟踪、监督和协调工作进度,保证工程如期按质完成。

        要做好项目管理工作,一套成熟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由PMI维护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在全球有着广泛的认同。在PMI发布的最新一版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项目管理划分为10个知识域 ,即范围管理、时间管理 、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沟通管理、干系人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综合管理。

        在软件工程领域,项目管理更加讲究协同 ,以适应软件项目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特点,通过充分的协同确保信息流畅准确传递,确保项目中各类角色所获得信息一致,从而推动项目更加高效的前进 。这就是目前备受业界推崇的协同项目管理(如下图所示) 。

        如何有效地进行软件项目管理?(如何有效地进行软件项目管理工作)

        协同项目管理将软件开发过程中主要活动都置于监控 、调度之下 ,统一为任务这一个管道,并以任务形式传达至个人工作台 ;通过细粒度的数据监控、采集与分析 ,实施对项目的度量与分析 。

        典型软件项目管理架构

        典型的软件项目管理架构一般包括项目管理办公室(PMO)、系统架构师、系统分析师、系统设计及编码人员 、质量保证人员、测试管理人员及测试人员 、配置管理人员、培训人员及其他后勤支持人员等。各类角色及岗位人员各负其责,协同工作。

        关键项目管理活动介绍

        风险管理

        任何可能对项目结果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事件或条件都是风险。风险管理就是要提前识别 、分析和定位项目风险 ,避免对项目造成损害或损失 。

        沟通管理

        用于建立软件工程组各成员之间、软件工程组与其他工程组之间 、软件工程组与客户之间 、软件工程组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沟通机制,以及时预防和解决软件项目管理与开发过程中因交流问题可能造成和已造成的各种障碍。

        计划管理

        制定并评审项目计划,以便所有相关人员按照该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周期性的跟踪任务(含进度和工作量) 、费用、资源、工作成果等 ,及时了解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  。

        缺陷管理

        对软件开发过程出现的问题、测试发现的问题等实施缺陷管理 ,进行统一跟踪处理,避免遗漏。

        配置管理

        软件过程是一个多人协作 、信息交换的过程,越是复杂的项目越需要实施配置管理。实施配置管理,首先要有效识别项目中的各类配置项,根据管理需要建立配置管理规范,使配置管理制度化,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避免版本冲突影响项目开发进度、引入软件系统缺陷。

        过程检查

        检查软件过程中的各项活动,以验证是否符合项目管理规范的要求。

        道普声明

        1 、道普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道普不承担文章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若所转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联系 ,我方将第一时间处理 。

        3、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务必请注明来源 。

        转载请注明来源 道普网原创或编译 ,更多信息化门户专业资料请访问道普信息化。

        官网:https://www.topcio.cn

        微博:@道普信息化

        微视:TOPCIO视频库

        微信:topcio_cn

        道普网保留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XML地图